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坐落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贝加尔湖的名称源于蒙古语,意为“丰饶的湖泊”,这里淡水充足、物种繁多、矿产丰饶。新月形的湖面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西伯利亚广阔的大地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时光荏苒,两国人民间守望相助的温情已深深镌刻在我心底。我要像祖辈那样,向我的孩子们讲述中国人民的善良与友好。我坚信,这段情缘一定会通过我们的孩子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在英国旅行,无论在大都市或小村庄,总能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物。比如,不少教堂里有特别的纪念钟或纪念碑,上面常刻有悼念辞,或密密麻麻镌刻着战场上浴血牺牲的当地将士姓名。在广场或街头,也有各种各样的公共雕塑,让人驻足仰望,缅怀先烈。显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已深深植入人们心中。
站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的关帝庙大门前,望着对岸滨河公园的花红柳绿,望着一拨拨悠然晨练的人群,望着公园旁隐约可见的大铁牛……我蓦地忆起当初陪父亲来关帝庙游览,途经那儿的情景,心里不禁感慨万端。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意思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人的身份地位等差异,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斗转星移,在19世纪的丹麦,一位思想家以相似的理念毕生倡导平民教育、终身教育,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教育的垄断,奠定了丹麦全民教育的基石。他就是丹麦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人称“丹麦孔子”的格伦特维。
他们,是奋战在一线的共产党员。他们的故事,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或回归乡土,以反哺之心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或扎根社区,在家长里短中守护一方和谐;或坚守科研一线,以专注之志攻克难关……捧一颗炽热的心,埋头做一份为民的实事。一件件“小事”虽小,却是奋斗岁月的扎实注脚,更饱含对信仰的生动践行。让我们透过文字,触摸那滚烫的初心,感受爱和实干的力量。
山深了,林深了,仿佛岁月也深了。人间六月芳菲尽,曾经开满鲜花的山上,如今已被重重叠叠的树木、浓浓淡淡的绿色完全覆盖。车在长白山系的密林小路上缓慢盘旋,很像行进在幽暗的时光隧道之中。车窗外的树木以及山体上明暗交错的光影变幻不停,却始终拂不去凝在我心头的那个意绪难平的画面。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将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写下一首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壮烈牺牲时,他才39岁。今天,重读他的这首绝命诗,重读他在走上刑场前几个小时写下的家书,字字都能感受到他对祖国的眷恋、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通信并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维系情感最珍贵的纽带,因此它总是与泪相伴。尽管英雄希望妈妈“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但家书总是难免字字浸透泪水,悲喜之泪化成墨,家书一封和泪成。正如古诗中写的一样:“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一首古巴歌曲《如果生活告诉你,跳舞》唱道:“如果生活告诉你,跳舞,我建议你抓住这个机会,让你的身体因喜悦而振动……如果你要享受它,这并不难,分享调子和合唱,你可以跳舞……忘记问题,抛开忧虑……”这正是萨尔萨舞的写照:用身体与旋律对话,通过舞蹈沟通和交流,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在古巴哈瓦那街头,只要说自己来自中国,迎接你的通常都是友好的微笑;在北京也是如此,得知我们来自古巴,中国朋友总会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尽管相隔浩瀚海洋,古巴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情谊却很深厚。
回望人生,我深深感到,艺术应该为人民服务,电影的方向永远是为人民的艺术。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宝贵的传统,老一代电影人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我们应该将这些传承下去,不懈地为人民而创作。
闽江自武夷山麓一路南下,开始是涓涓细流,江流蜿蜒,染绿了夹岸山峦。建溪、沙溪,诸多的碧水清滩汇聚于山城南平,遂成巨流。这一派流水,洋洋洒洒,直奔东海。所到之处,一路花香伴着果香,茉莉、缅桂、柑橘、龙眼、荔枝、芒果,铺天盖地的香气氤氲。花果香一路伴随,这就到了三塔鼎立的省城,但见闽江从城中悠悠流过。
“中国乌镇”四字在黛瓦白墙上晕开一滴墨香,这座枕水千年的古镇悄然铺展成宣纸,运河的波纹是砚池里未干的墨痕,青石板上深浅的苔痕是岁月洇染的笔触,而那绵延成一片的黛色屋檐,恰似文人搁笔时在卷轴上拖曳出的余韵,为人们埋下对江南小桥流水美景的无限遐思。
想起童年,我就会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他给我起的名字是萤萤。他说:“爸爸的名字是‘炽热’的‘炽’,是大火。你是爸爸身后的一点小火,就叫你‘萤火虫’的‘萤’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被反复摩挲的书页间藏着老茶馆的市井烟火,也闪耀着文明互鉴的精神星光——这或许就是连环画的生命力:它是生长在文化根脉上的艺术藤蔓,既能在岁月深处结出民族文化的硕果,又能在世界文明的枝头绽放新的繁花。
真正美的、令人愉悦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当我们走进剧场,观看这部奇幻戏剧,会发现一场海底探险的美梦轻轻萦绕身边。正如剧中台词:“在这里,人不再会感到孤单,因为这片海是活着的;孕育在它的怀抱中,你时刻都会感受到周围生命的涌动。在这里——我们是自由的!”
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在浙江省舟山市东极镇青浜岛揭幕,18名英军战俘后代专程赶来,与东极渔民后代共同见证这一庄重的历史时刻。或许,每段被遗忘的历史都是被遗忘的星辰,而记忆的唤醒,便是让这些星辰重新在人类精神的夜空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