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佩戴助听设备的孩子们围坐在屏幕前,随着一幅幅人工智能生成的卡通图像显现,华中科技大学金蝉子公益团队成员柏一茗用放大的口型和缓慢的语速引导孩子们操作AI绘图工具,鼓励他们尝试描述画面内容。“妈妈……漂亮……穿裙子……”一名听障儿童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逐步开口描述出妈妈的模样,AI根据描述生成一位穿裙子的“卡通妈妈”形象,孩子高兴地笑了。
为破解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衔接不畅的问题,广西师范大学立足新文科“融合创新”的建设背景,由校党委书记贺祖斌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人文实验室”的建设构想,为跨课堂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适应学龄人口增长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
今年7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提出聚焦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需求,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为劳动者特别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初次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服务。
2025年9月21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主办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才培养研讨会” 圆满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会计高层次人才培养核心需求,旨在打通学术前沿研究与行业实践应用壁垒,将政策导向、学术探索、企业实践与高端人才培育深度融合,深入探讨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十四五”时期,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为引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并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
过去,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云南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流失、乡村教育活力不足的发展难题。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立足省情、精准施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
2025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将于10月18日至19日举行。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对考试招生相关工作进行部署。通知强调,要全力保障成人高考安全平稳,切实压实考试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各环节风险梳理排查,分级分类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协调处置各类涉考突发事件。
近日,一堂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讲。课程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四大篇章,分别以“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大国担当”为主题,带领广大学生重温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
9月16日,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成山教授,应邀在一天时间内,为常州大学师生们分别讲授了三堂以继承与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
9月12日,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再赴衡阳县界牌镇中学开展送教支教活动。音乐、体育、美术课的专业教师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课程展示,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体验。
课本里的科学家故事,以生动的形式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崇尚科学的“种子”,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一代人的深刻记忆。科学家的故事走进课本,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除了读课文,师生还开展了哪些活动?我们来看几所学校的生动实践。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检查,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使用,巩固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成果。
中考成绩刚出来,长沙财经学校门口便排起报名的长队,甚至有考生连夜带着躺椅、凳子在校门口等学校第二天开门。据了解,长沙财经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实际招生1890人。一所职业高中为何这么有魅力?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贡献。近日,本报记者走近8位全国特岗教师代表,聆听他们扎根乡村、潜心耕耘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坚守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