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近期,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领域应该如何完善这一机制,担当起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任务呢?
3月21日至2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浙江省调研,与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会见,深入绍兴市柯灵小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第二中学、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实地考察,围绕高教职教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召开座谈会。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参加有关活动。
近日,河南一名学生的父亲发视频称,因在班级群里发了一句“家长又有作业了”,不但被教师踢出微信群聊,还被教师打电话“教育”。家校关系再一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近年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家长退群事件时有发生,背后是家校关系不佳、矛盾凸显。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边界的思考。
教育部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我国推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聘用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辅导特色课程、培养建立班级心理委员队伍等方式,增强区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专业辅导与保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在现今的高校里,传统的班级标签逐步弱化,学生生活的社区日渐成为学生聚集、交流、互动的最经常、最稳定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之外开拓培养时代新人的崭新场景?
“双减”政策实施后,农村如何挖掘更多优质师资,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完备的课后服务和多样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不仅需要政策与资金支持,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投入。这个春天,让我们走近那些为“农家娃”健康成长而辛勤灌溉的园丁,从他们的故事中感受乡村教育新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精准支持,财政性教育投入持续向农村倾斜,农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得以壮大且配置日趋合理,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教育的城乡、区域差距仍然存在。
日前,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明确教师数字素养内涵为: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如何培养教师数字素养?各地各校做出了哪些探索实践?如何缩小城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差距?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天津积极探索创新一体化思政教育新模式,全面推动全市16个区与各高校共建思政课联合共同体,推动大中小学、市教科院等联合开展常态化的课程开发、集体备课、教改研究等,实现1400所中小学与高校开展思政课共建同研,每年组织市级跨学段主题活动100余场。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专业课程中贯穿价值观培养,这就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更不是“政治运动”,而是在深刻分析、科学把握新时代人才质量要求基础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统一。
之于职业教育,要做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和高质量经济社会服务供给。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线管理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提供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形成这两个有效供给,关键是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全面成长的主阵地,理应充分发掘自然教育的多重育人功能,将自然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眼下,青少年自然教育正在各地蓬勃兴起。通过将课堂“搬”进自然中,课本里的绿水耕牛、荷风竹露、麦覆陇黄成为身边风景,一次次科学系统的观察、记录增强了孩子们对自然的认知,更让他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建立自然与人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