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富春江,既是新安江、兰溪江汇流之后的名称,也是新安江或钱塘江流经富春山段的名称。对于富春江的美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生动描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若时间许可,可以按字母“H”样步行整整一圈。这里成了桥的世界:“H”的一横便是长桥,向东是简易的便桥、笔直的公园桥、秀美的怡桥,转弯向南又见波浪形的启秀桥、依傍文峰塔的三元桥,从长桥向西,是文化宫桥和桥园相接的南公园桥,再向北是有着水利功能的西被闸桥。
这片渔村石屋已有数百年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感受它的魅力。走进渔村,古朴韵味扑面而来,挑檐立柱、石梁门框、镂空雕花的石窗,虽历经岁月风雨,却依然不失精巧和雅致。院落中,还可见村民使用过的石凳、石磨、石捣臼等。
云雾渐渐淡了,阳光洒向茶山,人也被镀上一层金色。嫩绿的茶芽,在阳光里闪着晶亮的光,期待一双双巧手来摘,躺进背篓,下山,归家。右手边,一座水库映着青山倒影,盈盈春水被染得浓绿,白鹭一行行飞过水面,起起落落,雪白的翅膀点染着金色阳光。
这里,是候鸟们的天堂。这些候鸟遵循着季节的约定,一到冬天就千辛万苦地飞到大荆湖来过冬。这里的鸟类以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上时而悠闲逍遥地游弋,时而冲天而起,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撩拨着人的心绪,足以冲散心头所有的烦恼。
故乡是一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在人心里占据着最深的一隅。我的故乡是冀中平原上的正定县北贾村。每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我总能感觉到无尽往事一次次叩击我的心房。而我故乡的小学校,则是我最初、最深刻的记忆。
一万亩美丽,安静地生长于一个著名的现代城市的聊天记录里。代表人间烟火的意味深长,代表无话不说的自然对语,代表山水情怀的含蓄深幽,代表人文记忆的单纯明净。这是一种不用翻译的世间美好,既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既准确生动,也不怕产生歧义和引申。从不同的方向切入,就有不同的亮丽风采。
母亲总是很忙碌,种田、饲养畜禽、操持家务,母亲的唠叨伴着我们上学、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每当我感到彷徨茫然、孤独无助时,母亲的话,就如山间的泉水清澈透明,令人豁然开朗。母亲的语言虽平实却充满智慧,母亲的唠叨为我筑起了一道爱的屏障。
黄昏的泸沽湖别有情趣,由于大山的遮挡,晚霞只能斜照到半个湖面,“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巧妙映衬了泸沽湖静谧的傍晚。摩梭人是马帮的后代,他们披着暖暖的夕晖放马湖边,躺在草坪上小憩,暮色四合时,才骑上马儿优哉游哉地往家中赶去。阵阵铃声,让人想起消失的马帮和茶马古道上的身影。
畲族村寨不大,但宁静而安详。房屋大都被葳蕤的花树遮掩,檐下挂满了金黄油亮的腊肉、红彤彤的辣椒串等物品。有几面墙上点缀着跟畲族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彩色绘画,村中间还竖立着一座巨大的凤凰雕像。村道上,三三两两的身着畲族服饰的男女行走着,他们时而交谈,时而嬉笑打闹。
我们学校边上有个旧书摊,一对夫妇经营,女的常常在书摊一角摆上栀子花卖,有人买书,有人买花,对老顾客,女子总会随书赠送栀子花。梧桐树下,妙龄女子发间别一两束栀子花,抱着几本书从身边悠悠而过,身影婀娜,步履芬芳,是那条街上最妙曼的风景。
桐林,仿佛山乡的赤子;桐花,如同山民的表情,质朴而素净。不与芳香四溢的果木花草争宠,远离于花圃、路边、房前屋后。那是一种习惯了山岗寂寞的低调与朴素。即便百鸟不喧、人声不沸,桐花也开得投入,开得一往情深。
一日,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发现长了5年的君子兰突然冒出好几个花骨朵,它们被12片绿叶紧紧簇拥着,像襁褓中的婴儿,憨然沉睡,静静地期待着分娩的那一刻。我好一阵兴奋,多年的辛勤培育终于要有结果了。
许多年前,曾和文友吃饭。说是素席,桌上摆的却尽是肉类。聊到兴头上,友人突然指着前面的泡椒鸡爪问味道怎样?笑说,这些都是豆制品。我有些惊诧,饭都快吃完了,竟没能察觉那些都是豆制品。只晓得古董能仿,没想到食物也有“赝品”。
主人精心准备了一桌红薯宴,让人大饱口福,也开了眼界。压根没想到红薯竟有如此多样、无限可能的炮制法:搓、揪、拧、拔,烹、煮、焖、煎……形状上一条条一块块有胖有瘦,一片片一坨坨有厚有薄。看颜色更是落霞收尽夜月起,杏花谢幕桃花开。
那个时候民政局结婚登记,在表格上登记信息是手写,在结婚证上填写姓名是手写。登记信息由宗平填写,结婚证由工作人员填写。苏亚跟工作人员说,他叫宗平,宗教的“宗”,和平的“平”;我叫苏娅,苏联的“苏”,冬妮娅的“娅”,亚洲的“亚”加上一个女字旁。
眼前的一片港湾,在晨风摇漾中突然亮丽起来,像舞台拉开了大幕,不知新的季节是否安排了什么演出。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宁静的水面上,如此耀眼。万籁俱寂,显得十分蹊跷,好像会有先知踏水而来,向滩头睁大眼睛的砂砾宣告,牧羊人还在山背后跋涉,这一季究竟能否见到羊群欢跃在水边,还是个未知数。
时至近代,风云突变,倭寇进犯,九州蒙难。甲申之年,豫湘大战,日军突袭,直逼颍川。中州儿女,奋起抗战,三千守军,沙场血染。文峰古塔,迎枪林,浴战火,累累伤痕,岿然不倒,以至于今。呜呼,岂非天佑之兆,凝聚英魂?古塔虽曰文峰,更有壮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