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的重要论断,寓意深刻、着眼长远,为党校如何在新征程上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推进从严治校、质量立校,抓紧抓实校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国大学治理应以文化治理为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探寻既适宜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文化特点,又符合大学组织文化共性的治理机制。建设大学治理文化,既是大学内部治理发展与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及水平的重要目标。
刚刚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五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并对今年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新鲜经验,提出了自我革命的重要政治论断。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战略部署。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显著特征,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产业安全问题凸显,加快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是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立法法此次修改的一个亮点,就是对地方立法的权限、机制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完善,为区域法治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发展潜力大。据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5万亿元。
涉外法治工作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新征程上,推动涉外法治建设走深走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不断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河南新乡,“小院课堂”在许多地方开设起来,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多样化,带来贯彻落实的具体化。许多党员干部因为掌握了科学理论,在工作中心里更有底数、手上更有招数。
融合了多种业态的智慧商圈不仅能让消费者在逛街的过程中找到“淘宝”的乐趣,且“智慧+”在“智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促进商品和服务供给迈向中高端,提升消费便利度的同时,极大满足了消费者在社交、互动等场景的消费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下,我国正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不断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与融合创新,加快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展、综合带动作用日渐显著,形成了一大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精品线路、集聚区域,乡村旅游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