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守正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坚持把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工程,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示范引领,健全完善学习制度,探索创新路径载体,推动成果优化转化,持续全面为山亭产业突破提供强大精神动能。
绿色金融主要为促进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推动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积极意义。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伟业,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数字化时代,网络素养一直是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议题。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在线教育成为多数大中小学生的共同经历,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大幅增加了网络使用,也暴露出网络沉迷、网络霸凌、网络社交失范等各种问题,显露出提升网络素养的迫切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高校要切实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大思政课”的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平陆运河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江海连通工程,连通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西江内河增加了一个便捷的出海口,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增加了一条大运能集疏运通道,广西水运物流格局将因此发生重大改变和优化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凝练了我们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阐明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懈追求和科学认识。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推动财政制度优化和机制创新,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个结合”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回答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问题,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对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深刻把握积极落实。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社会稳定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至关重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尤其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切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夯实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