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知识生产环境与学科环境都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未曾预见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政治学学科与知识生产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问题,至少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稳就业方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未来推进稳就业工作的根本遵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明确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内需战略是从市场需求规模方面增强发展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从优化供给结构方面提升发展质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当前,数字平台借由大数据、算法、区块链、物联网等飞速发展,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依法管网的重点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坚持科学监督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纵深推进科研作风学风治理,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刻认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近年来,不少地区农户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发展庭院经济,成为群众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对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引擎,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统筹数据开发利用”“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成为我国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关系到我国能否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新趋势,能否保持并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拓更大发展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指明了方向。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愈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开展体育科技革命、实现自立自强,是推动我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未来我们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不断激发新型城镇化的消费潜力,拓展投资空间,深入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使之成为提振内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不久前召开的平台企业座谈会上,李强总理指出,平台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渠道,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支撑,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未来产业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我国发展未来产业具有巨大潜力,要坚持全球视野、未来眼光,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加速推进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在动态调整中为未来产业拓展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