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一眼望不到头的盘山道、一摞摞手写的调解书、会车时村民的鸣笛致谢……行路虽难,却获益颇多。我从新人成长为“老手”,长的是经验和能力,不变的是一腔赤诚。如今,我还常常用工作第一天时受教的一句话激励自己:“人民调解无小事,要想干好,就得不把困难当困难,不把别人当别人。”
全国党建研究会5月28日在京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交流研讨座谈会。会议指出,要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本报今天摘要刊发会议交流发言。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浙江民营经济很有代表性,浙商的“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不仅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密码,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微观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能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经济舞台上拼搏奋斗,我深感荣幸。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犹如一盏明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和希望的时代,迎着朝阳出发,向着星辰大海前进、无论前方道路多么曲折坎坷,只要心中有志向,脚下就有力量,广大青年朋友就能不负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实现青春梦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正确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的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将党中央关于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的战略考量、规定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一重要论述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用大历史观、大文明观的视野观照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中国、何以现代、何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
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成功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征程上,中国将与时俱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志性改革举措,有利于通过改革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活力,通过优化治理提升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对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继承弘扬宋庆龄“缔造未来”理念,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当下,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质弥足珍贵。这也是以物载道,讲述中华文明远航世界故事的初衷:以文明对话打破偏见,以文化共鸣化解隔阂,让承载5000多年智慧的东方之舟,继续在文明的星河中扬帆远行。
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好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国与欧盟加强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将为中欧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