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坚持创新思维,探索精准普法的有效路径,不断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如太阳般热烈,如春风般温柔——这是新时代女性共同的品质。当节日的晨光洒遍神州,这里不仅拥有性别平等的叙事,更见证了巾帼奋斗的图景。让我们致敬奋斗的“她们”,以智慧与坚韧,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一路走来,经过了太多不凡历程,也跨越了重重艰难,才实现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具有天然的敏感性,能够将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文化史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认识更加深刻,海洋文化也成为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也有利于为建设海洋强国注入精神动力、提供文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实践中亮点纷呈。我们邀请代表委员回顾新时代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分享感受、交流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就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我们邀请代表委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等谈体会、话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强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实践路径。
中哈是永久全面战略伙伴,两国都处在各自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中国愿同哈萨克斯坦继续加强协作,大力弘扬“上海精神”,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更好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成员国发展繁荣,为全球治理提供“上合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合力量”。
不断优化法治文化服务和法治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法治文化建设特点规律,有效破除法治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面临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为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注入文化力量。
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一环。具体来看,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4年前,在法国旺代环球赛组委会的一次会议中,我默默听他们争论“非健全选手能否参赛”的问题,这一话题也引发了业界的哗然。而今,左臂残疾的我驾船驶过2.76万多海里,让五星红旗在旺代环球赛的终点飘扬。在历届完赛率不足60%的情况下,我首次参赛就实现了完赛,不再有人质疑残障人士是否有资格起航。
中国实践证明,贫困不是必然,也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以更开放的态度了解中国摆脱贫困的历程,对澳大利亚大有裨益。澳大利亚同中国携手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进减贫事业有很大作为空间。
千年书院,文脉绵延。传承弘扬好书院文化,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古为今用”的时代命题。让书院文化历久弥新,不仅在于屋舍建筑的修缮,更重要的是激活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让书院的文化记忆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