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看待产能问题应当秉持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简单将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与“产能过剩”画等号,不符合经济规律和比较优势原则,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更不可取。
新质生产力是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形态,涉及领域广泛、技术含量高,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知识密集型、精细化和个性化、绿色可持续等特点,它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对传统产业链的组织方式、价值创造和协同作用带来深远影响。
当前各地特别是特大城市郊区呈现的市场自主的实践型城乡融合发展新态势,迫切需要政府主导的制度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必须破除户籍、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着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加快形成制度型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着力解决精文减会、督查检查中的问题,保持量的刚性约束,推动质的优化提升。”精文减会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的重要举措。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向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双向拓展,统筹推进能源服务结构优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努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现代交通产业体系,将为交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目标任务、顶层设计,也有落细落实、重点突出的方式方法;既有认识论,也有方法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最新成果。其中,居于首位的是“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激发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些都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产业体系发展的现实需求,指明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方向路径。
中国美术馆作为窗口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人民典藏美术精品、推出优质展览、开展公共服务、抓好艺术普及,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在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知识生产环境与学科环境都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未曾预见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政治学学科与知识生产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问题,至少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稳就业方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未来推进稳就业工作的根本遵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明确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