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围绕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重要目标,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并非一日之功,而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经常对标党纪准绳,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坚持从日常养成严起,从小事细节做起,让约束变自觉,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每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都蕴含着多层次价值,值得深入学习。春节不仅是迎接春天的喜庆时刻,还包含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文化内涵。只有学习和理解不同文明中蕴含的弥足珍贵的价值,才能真正跨越族群和文化差异,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寄语,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这温暖有力的话语,饱含深厚的人民情怀,激荡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创造出不负历史和时代的荣光。
发展体育产业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体育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结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
诗词可以表达情绪,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穿透力,与元宵节有关的许多诗词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沉淀下来、传诵至今。当下的古典诗词研究,要将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从古典诗词中探寻风土人情、地域人文、民俗风物,为现代生活增添更多书香气和烟火气。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生动范例。春节已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意义早已超越节日本身。通过春节,中国向世界传递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理念,汇聚促进理解与和平的力量。正如万家灯火寓意着希望,春节蕴含的理念之光温暖着世界。
中哥是好朋友、好伙伴。45年来,双方共同谱写了成果斐然、意义非凡的交往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发展机遇更多,合作空间更加广阔。中方愿同哥方一道,推动中哥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服务的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老年大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老年教育发展仍面临着资源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老年大学如何进一步向乡村延伸,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省委召开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对全省支点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湖北省省会,武汉如何扛起责任担当,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进一步以现代技术拓展文化普惠的渠道,不仅让“送文化”更精准,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选择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也让“种文化”更高效,更好激活社会多元群体共享文化成果、参与文化创造的主体意识,激发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者的内生动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挖掘提炼中华文化符号、创新中华文化符号的叙事体系,是有效传递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的重要路径,不仅关乎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更是塑造国家形象、促进文化认同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外交官,我走过世界许多地方。无论在哪里,如期而至的春节,总能给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当地民众带来美好祥和,凝聚起各国人民团圆、祈福、迎新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春节”申遗成功,为促进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注入活力。中国愿以春节文化为纽带,与世界各国分享喜悦与和谐。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要善于传承和发展人文研究的传统方法,还要善于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当代资源和研究手段,充分发挥数智技术的赋能作用,深入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宏大历程,以量化手段和科学标准来深入揭示中华文明的结构特征,深入解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脉。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要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力推动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不断汇聚起爱国强军的强大正能量。
展望未来,中方愿继续同文方一道,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引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合作交流,推动中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让共建“一带一路”服务两国关系发展、造福两国人民,推动双边关系朝着共建中文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过去一个时期,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曾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如今,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全球南方”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选择。中国的发展理念展示出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各国都在探寻契合自身的前行道路。西方发展模式曾一度引领潮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其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已难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开拓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正以蓬勃的生命力,为各国破解发展难题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