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认房不用认贷’政策的落地执行,将使更多购房者享受到首套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有助于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修复市场信心。”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总经理杨红侠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围绕下半年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风险预警和妥善处置,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优化供地结构,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通知》表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是,由于老旧小区情况各异、问题复杂,做好改造工作并不容易。不少网友反映,老旧小区改造存在施工现场组织粗放、工程管理监管缺位、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要想将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儿上,尤需从细处着手,下足绣花功夫。
近期,杭州、成都、北京等地进行新一轮土地出让。从成交情况看,热点城市土地市场分化明显。热点地块受到房企追捧,部分城市的远郊地块受到冷落。地方国企仍是拿地主力,财务状况欠佳的房企拿地态度普遍谨慎。
“‘认房又认贷’是典型的市场过热时期出台的限制性交易政策。”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表示,“认房又认贷”主要是银行发放贷款时评判首套房、二套房的标准,意味着只要在全国有过贷款记录,再次申请贷款按照二套房来发放。此次政策调整是随着市场供需关系转变适当优化,以支持和鼓励合理购房需求有序释放。
近期,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轮密集的政策调整。上周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该政策被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称,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指导意见》,预计未来将从改善民生和扩大投资的角度出发,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应。这将为房地产行业注入新活力,带动相关上下游行业平稳发展。
多地房地产政策正处于调整优化期。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将有更多实质性政策出台,促进楼市预期修复,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优化“认房又认贷”、降低二套首付比例、优化部分区域限购等。
正如市场预期,8月21日公布的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跟进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有所调整。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前者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后者则与上月持平。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方面,报告提出,切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要推进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出台相关工作,研究起草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附加监管要求,加快推动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立健全总损失吸收能力,切实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近期,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有所暴露,市场预期因此受到影响。需要明确的是,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政策落地生效、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市场可以实现平稳发展。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抓好相关工作。同时要清醒认识到,风险化解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要给予一定的耐心。
近期,多地开始实施“商转公”(商业性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重庆、长沙、武汉、扬州、盐城、常州等超20城支持开展“商转公”业务,预计后续还会有其他城市跟进实施。
如今,保交楼已过去整整一年,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披露的信息看,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总体复工率接近100%,累计已经完成住房交付超过165万套,首批专项借款项目住房交付率超过60%。这表明,保交楼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不法中介又盯上了存量房贷。据媒体报道,由于金融管理部门鼓励、引导的“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一事尚未正式落地,个别中介机构便趁机钻空子,利用借款人预期不稳、着急转换房贷的心理,诱导其违规挪用消费贷、经营贷置换存量房贷。对此,借款人应予以高度警惕。
7月以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机构连续释放利好消息,房地产融资政策维持宽松。8月9日,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监测月报》显示,在政策利好作用下,7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环比增加,信用债发行环比增长54.9%,信托融资环比增加超过一倍。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已是央行近期第二次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表态。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央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