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市场中,重点监测的65城中有24城新房线上均价环比上升,全国各线级城市找房热度均有所上升,整体环比上升14.0%,一线城市找房热度全线上升,三亚热度升幅达65.9%;二手房市场中,65城中有36城二手房挂牌房价环比上升,部分城市挂牌房源量上升,迎来供应“小高峰”。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对北京地区二手房、租房市场进行实地走访发现,春节假期过后,北京地区二手房成交明显放大,换房客户积极入市,租房市场更迎来成交高峰。有中介人士向记者展示了所在公司每日成交数:“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周末,整个公司在北京两天共成交了1000多套,这个量已经快接近疫情之前的正常水平了。”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2023年房地产市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专家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获得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不仅有利于房企盘活存量资产,还从供应端弥补了市场化租赁产品的不足,预计2023年总体筹集规模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既有政策加快落实、增量举措持续出台,近段时间房地产市场预期明显好转。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市场供给端和需求端利好正不断形成合力,产生共振效应,促进房地产与金融加快恢复正常循环,助推经济回稳向上。
从购房者而言,要谨防开发商为“保交楼”使出减配套路。作为“保交楼”的主体,房企迎来“交付力”大考,但不意味着可以兑水、减配。相反,房企需从风险管控、品质标准、过程管控、服务跟进等多个维度,形成一套覆盖交付前、中、后全周期的标准化流程。当下,“保交楼”已成为房企的第一要务,开发商当重拾工匠精神,抓住机会谨慎对待。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调整并不意味着取消集中供地,而是集中供地1.0升级到2.0,是根据形势“调整和优化”。1.0阶段应对开发商加杠杆炒地,2.0则应对精细化、透明化供地。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保持地产行业稳定,必须做供给侧改革。
记者从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获悉: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已印发系列住房相关政策文件,建立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标志着具有雄安新区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从供给端看,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得到有序缓解,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有效促进了建设交付,房地产市场合理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方案》提出,今年,河北各地要巩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推动既有危房工程措施改造;推进装配式农房试点建设,累计建成1000户适用、安全、节能、美观的装配式示范农房。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启动城乡环卫保洁“两网融合”、垃圾焚烧企业参与收运“厂网融合”试点工作。
近年来,我国农村农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一是贫困地区大力进行危房危窑改造和移民搬迁,建成大量新居,农村住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二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农民工返乡,有条件的地区推倒土房子,盖起砖瓦房和小楼房。不过,房子是有寿命的,有些房子标准相对较低。因此,要继续建好“新农房”。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近日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攻方向、主要任务和支持政策。
会议指出,稳预期,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住宅产业发展相协调,严控投机炒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7日在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23年,要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准施策。
会议要求,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
2022年12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基本止跌。专家表示,近期从房地产供需两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正逐渐产生效果,市场预期修复趋势基本确定。多地满足降房贷利率条件,楼市“因城施策”将继续加力。
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1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5个,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3个,比上月增加1个。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全系统业务协同、全方位数据赋能、全业务线上服务、全链条智能监管的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主要银行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记者今天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该部印发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推进业务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缴存人和缴存单位,服务住房工作大局,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段时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三支箭”(债券融资、信贷融资、股权融资)等政策落地,多个融资渠道快速修复,2022年末融资规模出现翘尾迹象。机构预计,2023年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将会持续推进,房地产行业主要融资渠道有望进一步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