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手稿等红色档案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类型。新时代,保护和开发红色档案文献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形成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从而更好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全球多重危机叠加,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这进一步增加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挑战,迫切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战略全局出发,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对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作出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把“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作为重要内容。这些都为进一步发挥投资在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指引。
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党中央在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基于国内外形势最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强经济的韧性与活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首次以专篇形式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写入,将“国家安全”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并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也要深刻认识到,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我们要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不断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反腐败斗争成果,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团结奋斗,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就业”一词达19次,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报告明确指出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就业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就业领域工作的“三新”,即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为未来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旧内需动能转换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内需驱动战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信心,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应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往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产业链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得到很好改善,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创新的动力源泉和引领产业链发生颠覆性变革的重要力量。
今日中国,梦想接连实现、充满生机活力、赓续民族精神、紧密联系世界,铺展开一幅气象万千的时代画卷。我们要满怀希望、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稳就业是近年来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农民工外出就业困难不小,做好促就业工作依然面临繁重任务。从就业市场形势来看,促就业不仅需要拓宽渠道,更需要转变观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明确将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为确保城乡居民能够最大限度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是两个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