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资水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这是一代大儒曾国藩(1811-1872写给洞口县曾氏宗祠的楹联。1839年,新近考取进士的曾国藩,踌躇满志周游曾氏聚居地,造访家乡附近的洞口县高沙镇曾八支祠时,触景生情,文思泉涌,现场题联相赠。
如果说毛毛道似条绳子,那高高的土坝就是从中扛起大片庄稼的农夫,就像母亲一样,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六个孩子,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她都乐观地默默承载。用她的话说:“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太阳升起,什么困难都会过去的!”
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切实把爱国和爱家统一起来,敢于担当奉献,让人生在为国家、为人民的服务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江西省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这样一封红色家书:“我的绝命书及遗嘱你必能见着……你不要伤心……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革命的敬礼……”文笔流畅,字迹潇洒,这是1935年3月,刘伯坚英勇就义前写给妻子王叔振的最后一封家书。
池浴德是明代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岛)人,他因勤政为民、为官清廉,被母亲笑称为“无花果树”。池浴德的高风亮节,得益于其父的熏陶教育,也影响了他的后人。闽南的方志文献记载着他的浩然正气,四百多年来一直彰显至今。
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优秀齐鲁家风,能够为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提供强大正能量,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的自觉践行和切实坚持。
木版年画堪称民间文化瑰宝,它不仅渲染出红彤彤、喜洋洋的中国年味,更蕴涵着人们迎吉纳福、祈求平安、惩恶扬善、崇尚廉洁的精神追求和美好向往。下面,我们不妨来欣赏三幅朱仙镇木版年画,听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
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92岁的老父亲看到我回来,开心得像个孩子。随后,他便习惯性地拿起身边的拐杖,在地上划来划去,嘴里念叨着旧事。我明白,父亲又在比划着写“正”字了,那是他最懂的一个字。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正如闻一多自己说过的那样,爱国主义像一条红线,贯穿了他的一生,让他写下《红烛》《死水》《七子之歌》等振聋发聩的诗句,也让他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冰冷的枪口时,毅然喊出“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豪言。
从“四知”到“己知”,尽管对白衣不染的追求是一致的,但细细分来,着重点应有所不同,这是“人可欺,天不可欺”与“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的距离,是一个从“他律”转为更加突出“自律”的过程,也是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过程,值得我们在为人为政中去思考与践行。
古人有言:“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从四世同堂到三口之家,家庭的规模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但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性质没有变,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更不可替代。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质,通常由家族中学养和威信较高者总结祖上成功经验和教训,汲取主流价值观念,为子弟制定生活起居、为人处世、入仕为官等行为准则、经验教训,以训诫子弟。优秀的家训对一个家庭、家族,乃至社会都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对中国人品格之养成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掘和弘扬优良家风,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上一些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清廉的官员往往都非常重视廉洁家风的营造,不仅教化与感化子孙,还为世人树立典范,赢得后人称赞。相反,一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其家庭成员往往会效仿其行为,甚至利用权力之便行不法、不德之事,酿成不正家风,常为世人所不齿,后人亦引之为反面教材。
家风建设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领导干部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家风,怎么建设家风呢?结合古今中外的家风家教做法经验,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建设良好家风,重点应该在“劝学、向善、严管、尚俭、尽孝、律己”十二个字上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