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陈连珍是一位老党员,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在她的言传身教中,孩子们对长辈也格外尊敬孝顺。陈淑芳说:“我妈妈以前对我奶奶很好,她很孝顺,而且我爸妈对我们也很好,我们也是为了报他们恩。我相信,孝是一代传一代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为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福建省莆田市,有所谓“九头十八巷”,其中一条叫御史巷,尽管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仍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流连忘返。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降,莆田任御史官见之于史志者超二百人,堪称“御史之乡”,莆田御史巷也因此得名。
4月28日,由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全国优秀企业家宣讲团阳光六班举办的“红色家风图片展”,在南昌市西湖区安石路126号红色家风馆开展,这也标志着江西省首个以红色家风为主题的展览馆正式开馆。
5月5日,2019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在山东省邹城市孟子大剧院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家风家教热词及十大新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昌平与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倡议设立中华母亲节。
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豆汁儿》将于5月10日至19日在国话先锋剧场演出。该剧通过北京一家豆汁儿店的故事,传达了家风和技艺在“酸中带甜、甜中带涩的生活里”潜移默化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如今,在“土楼之乡”闽西龙岩永定区,百年圆楼振福楼还以客家家风楼名闻遐迩。龙岩市纪委和永定区合力在此打造客家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和廉洁文化教育工程,客家好家风和中华好家风展陈相继开展,吸引八方游客。
聂焘上任之时,其父聂继模唯恐爱子为政不勤,遂派人护送聂焘之妻,怀揣着自己写的一封《诫子书》远赴镇安来寻聂焘。聂继模这篇《诫子书》的正文,从“尔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稀,徒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开篇,要聂焘专心为官,不必多问家事,到“闻尔土民时时念我,足见风俗醇古。
近日,淮安市妇联联合淮安市文明办、淮安市广播电视台(集团),淮安市淮阴区文明办、妇联、教体局和丁集镇党委,共同走进淮阴区丁集镇中心小学,开展淮安市“家风家教润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在春天里”经典诵读活动,以深化“书香飘万家 亲子共阅读”主题活动内容。
四川通江的李蕃,自幼聪慧过人,入学一年即能赋诗作文,成人自愧不如,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康熙十年(1671年)出任山东黄县知县。在任九年,李蕃减轻百姓负担、为百姓伸张正义,时人赞其“有古良吏之风”。
“贤哉回也!”圣人的一声赞叹,颜回修身境界之高不言自明。这样的标杆效应,使其后人能继踵前贤。北齐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首开家训之先河,写下举世闻名的《颜氏家训》,影响极为深远,至今仍不失其思想光芒。唐代经学家颜师古、书法家颜真卿、颜勤礼等,亦堪称一代贤才,深得家学之真传。“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四川犍为文庙旁有条街叫“文林街”,取“文人如林”之意,乃因这条街出了一代循吏李拔及他的优秀后人而得名。李拔出生于穷困的塾师世家,祖父李公鼎、父李汝璋均为乡间的教书先生,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清苦。母亲周氏是塾师之女,识文断字,周氏忙于家务外,更督促李拔读书不辍。
家风,是一个家庭中气质与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近日,央视播出的文献纪录片《守望家风》,在全国范围内精选出多位历代清官廉吏及当代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故事,分别以《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为题,讲述贯通古今的家风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4月17日,“家风家教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河南省沈丘县纪委孝廉馆举行。沈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大门,千字文故里、革命老区。多年来,沈丘县人受《千字文》文化熏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良好的家教家风代代相传。
我出生于陕西绥德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打开家族记忆的时光瓶,我最难忘记的就是爷爷说过的话:“我就是喜欢读书的人,哪个娃娃的书读得好,我就疼哪个娃娃。”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陕北农民,怀着他对知识最为朴素的向往,在艰难岁月培养了七个儿女,他们都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后来成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栋梁。
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文人志士尤爱“四君子”,羡慕其高风亮节。明代有一位御史,名字中就有一个“兰”字,他为官四十多年,历任右都御史、漕运总督、南京工部尚书等要职,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后人赞其“一代名臣昌国运,三本奏章振朝纲”。他就是丛兰。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家风,是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之义。如何发掘、传承好中华传统家风中的积极因子,培育和营造崇廉尚俭、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以优良家风引领党风政风民风向上向好向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