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浙江浦江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因累世同居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旌表,其家族不少成员被《宋史》《元史》《明史》列入《孝义传》或《孝友传》。尤其是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赐封郑氏为“江南第一家”,并亲书“孝义家”三字,使其成为明代最有影响的典范家族之一。
勤俭两件,犹夫阴阳表里,缺一不可。勤而不俭,譬如漏巵虽满积而亦无所存;俭而不勤,譬如石田,虽谨守而亦无所获。须知勤必要俭,俭必要勤。予堂门书前人联句云:“勤俭持盈久,谦恭受益多。”可为至语,时当警察。
无锡钱氏的直系远祖可以追溯到钱镠。他生活在晚唐五代那个武人称雄的乱世,建立了吴越国,在当今的江浙一带割据称雄。虽然钱镠是靠武功起家,却有着与一般武人完全不同的思维,著有《武肃王八训》和《武肃王遗训》,教导后世子孙刻苦读书、忠孝立身、勤俭持家、克己安邦。
孙诒让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乡贤。作为一位将乡土情怀与天下视野结合得天衣无缝的著名乡贤,其成长过程和成年之后的所作所为,既遵循传统道德,又有益于族人乡里,对于今日中国之乡村文化建设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刘铭传之父刘惠,幼年读过书,侍亲极孝,家有薄田,勤劳耕作,乐善好施。母亲周氏,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刘铭传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先辈精神熏陶。1884年初,他领衔第四次主修《刘氏宗谱》,在《续修宗谱序》中,将“务耕务读”作为主要家训,意在告诫后世子孙,永守先人耕读之道,以保家门昌盛。
“齐家”是《大学》“八条目”之一,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与“修身”之前的各个条目相比,“齐家”不仅需要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更要将自身道德施于家庭,以实现家庭乃至家族关系的和谐美满,这也是进一步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作为修身与治国之间的重要环节,“齐家”之首在整齐家风,之要在修身立德。
张养浩虽宦海一生,政事繁忙,但为官之余,极其重视对子女的训诫和教育,专作《家训》一篇以示后人。张养浩有六子,但长大成人者仅张强、张引二子,后张强去世,仅留张引。张引一直伴随父亲左右,深受其言传身教的影响,继承父亲先志遗风,一生为人正直、兴学教民、守身遵法、忠心报国。
在广东顺德龙眼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梁氏大宗祠,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梁氏大宗祠正堂的墙上,挂着“谦恭勤慎”四个大字,此为顺德龙眼梁氏的家训。在此家训的熏陶与鞭策下,梁氏家族培育出外交家、政治家梁敦彦等人才。
在安徽大别山金寨县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他们不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建立不朽功勋,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初心不改,严以律己、艰苦奋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子孙后代。
“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周易》中的否卦这样说“俭”:“君子以俭德辟难。”“俭”之德行大矣!不只可以避免因奢而败,远离各种难以预测的祸患,还可在非常时期,闯过难关,摆脱困境。
清代有一位官员名叫张鹏翮,与狄仁杰、姚崇、包拯、况钟、于谦、海瑞、于成龙并称“中国古代八大清官”。康熙帝赞其“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帝赞其“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张鹏翮能够成为一代廉吏楷模,与其良好的家风家训分不开。
正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刷新了国家动画电影的记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这部电影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令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该片对“家风”重要性的用心诠释。
“家国情怀”主题赛事全国演讲比赛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讲选手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奋斗故事,真情诠释什么是家国情怀,激发国人传承好家风,增强发展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