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均衡饮食一直是营养学界公认的膳食原则,但怎么做才能均衡?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独创的饮食法——“567饱腹法”。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饮食模式,但有两个很重要的前提。
坚果是公认的健康食物,但很多人认为其热量高,会让人长胖。然而,美国《肥胖评论》杂志刊登的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适量吃(每天一把左右)坚果不会导致发胖,反而有助控体重,降低肥胖几率。
很多人都听过“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其意思是,晚上吃萝卜、早上吃姜对身体有好处。这句谚语最早被记载于《用药法象》,作者元代李杲[gǎo]是中医金元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生殖功能时发现,长期食用氧化酸败的猪油,会使实验大鼠出现不孕症,后来发现,是因为酸败的猪油中缺少了一种脂溶性的因子。1924年,这种因子按照顺序被命名为维生素E,又被称作生育酚。
中国有民谚,“要想身体好,菌菇是个宝;若要身体瘦,多吃菌菇少吃肉”。现代研究也证实,常吃蘑菇有助降低患癌尤其是乳腺癌的风险,还可延缓大脑衰老、预防老年痴呆,并且能促进肌肉生长。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一书中,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杰·克鲁兹和理查德·罗伯茨博士提到,衰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时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人为主动干预也很重要。人们可以通过语言的学习与使用,影响认知衰老过程,促进大脑健康,甚至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
“干活效率低”“提不起精神”“晚上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春节假期结束,有不少人反应自己患上“节后综合征”。对此,专家提醒,应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减少“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澳大利亚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其研究人员利用人体干细胞在实验室培育出鼻黏膜类器官,以模拟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造成的影响。相关研究已发表在瑞士《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
注意了,缺牙已经不仅仅是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的问题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缺牙还会增加痴呆风险。尽管目前人们对缺牙增加痴呆风险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仍可以根据各种文献梳理,发现缺牙增加痴呆风险的蛛丝马迹。
对德国人来说,冬季无疑是一年四季中最难熬的季节。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日照时间短,下午四点多就天黑了,更别提连日的阴雨,连带着行人们的神情也萧瑟了起来,这似乎不是运动的好时候。不过,如果你来到各类运动馆、运动俱乐部,会发现德国人的运动热情丝毫未减。
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里说的生长收藏指的是阳气,简单来说,春季开始暖和,夏季热到极点,秋季开始凉快,冬季冷到极点,这就是阴阳消长——太阳叫阳,没太阳叫阴;阳多叫太阳,阳少叫少阳;阴多叫太阴,阴少叫少阴。
湖北读者李女士咨询:我受风受寒就容易感冒,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治风寒感冒的方子:葱须2~3段(每段约一寸长),洗干净,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后取汁,饮服。经常感冒者,取带须的葱白根3~5个洗净,浸泡于300毫升的黄酒中,密封保存7天,每次取10毫升饮服,每日2次。请问专家,这个方子靠谱吗?
古代有个叫茺蔚的年轻人,其母亲生他时得了“月子病”,迁延不愈,卧床不起。懂事后的小茺蔚便外出为母亲问病求药,然而历尽艰辛未能如愿。一天,他借宿古庙,庙里老僧见他一片孝心,就送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草药。
四川读者张女士问: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治盗汗的方子:玉米茎心(即玉米去粗皮后的白色髓心)50~80克,切断,开水冲泡后代茶频饮,可反复加水。此为1日量,可连续服用,无副作用。想请专家求证,玉米茎心治盗汗有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