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为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体育运动会更深入、更多元地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更长久的积极影响。
俗话说“秋蚊猛如虎”,立秋以来,市中研附院接诊的“虫咬皮炎”患者明显增多。市中研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聂振华提醒,秋季天气凉爽了许多,但依旧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市民外出郊游时要扎好袖口、裤腿,室内要及时采取灭虫措施。
处暑即将出伏,然而全国天气仍是一片炎热状况。在中医理论认为,从立秋到秋分这个夏末秋初时期被称为“长夏”。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提醒,长夏湿热之邪横行,特别容易出现上火、中暑、发炎、感冒发烧等热性病,所以日常做好预防很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起孩子的牙健康,原来关心孩子有没有“虫子牙”演变到现在关心孩子牙是否整齐,还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牙齿正畸,不惜花费数万元。选择哪种正畸方式?哪种效果更好?不少家长为此焦虑不已。
在这个人人都懂点儿养生常识的时代,我们对食物开始挑剔起来,大家都希望通过健康饮食来减脂降重,但由于一些原因,使得许多人对于低热量食品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一顿操作下来以为自己吃得健康,实际上却挑到了“伪健康”食物。今天就盘点出六大名字里有健康相关字眼的高热量食物,替大家“避避雷”,免得越吃越胖。
最近,失眠问题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反映自己经常睡不着,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中,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苏衡表示,失眠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发生率大概在9%-15%之间,但诊断失眠是有相关标准的,不是说只要睡不着就是失眠。
有一类食物,既能减肥,又能防癌,还能调节人体血脂,但是我们大家很容易在日常饮食中忽视它,导致它的摄入量不够,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这类食物就是——膳食纤维。
众所周知,艰辛的体力劳动让人筋疲力尽不足为奇。没想到,苦思冥想几小时的脑力劳动也会让人疲惫不堪,其中道理鲜为人知。《当代生物学》杂志刊登法国一项最新研究解开了“动脑也疲惫”的奥秘。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已超过5500万,每年新增病例近1000万。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会刊《神经病学》刊登我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锻炼、勤做家务以及走亲访友都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
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吃好吃饱容易理解,至于吃少,就不太好掌握。比如一些减肥人士声称,晚餐不能吃主食,要多吃肉类鱼类和蔬菜。更有甚者,干脆连晚饭都省了。但每个人的健康状态不同,营养需求不同,甚至当天的进餐情况不同,晚餐要不要少吃需结合自身情况来定。
近日,我国《疾病监测》杂志优先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孟诗迪、刘韫宁、周脉耕等的一项研究成果,就2009~2019年不同危险因素对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全因死亡的影响及变化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