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假期结束“神兽归笼”,让家长们可以喘口气。而孩子在校期间,老师的“投诉电话”或许是家长们最不愿面对的魔咒。明明孩子挺聪明,怎么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这到底是顽皮淘气立世晚还是多动症?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今天,医生就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749号《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国家卫健委近日在答复中提到,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的研究,以创新技术推动防制工作,探索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经济适用的蚊虫防控技术,降低蚊虫密度水平。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过度沉迷于手机对大脑有何影响?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卫生健康与工业科技融合创新展区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不少观众争相领略空气消毒机、辅助疫苗生产的机械臂等医疗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
每年9月14日是世界特应性皮炎日(World AD Day)。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马琳教授9日在北京表示,近10余年,我国特应性皮炎(AD)患病率不断上升,患者人群涉及各年龄段,且年龄较小发病率越高,1-7岁年龄段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率为12.94%,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达30.48%。
为避免隐私泄露,不少市民给手机贴上了“防窥膜”。商家介绍称,防窥膜从侧面25度开始防窥,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然而最近,有网友表示,自从手机贴了防窥膜,眼睛很容易出现疲劳症状。还有网友称,使用防窥膜后,自己的近视加深了。那么防窥膜是否真的伤眼呢?
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3亿,糖尿病患者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1.3亿,这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三大“过亿”的慢性疾病之间还会互相影响。当其中一种疾病控制不佳时,会增加其他器官和系统受损的风险,从而导致整体病情的恶化。
让硬币大小的药片变成芝麻大小、小小的试剂盒能筛查691个神母肿瘤驱动基因和精准用药基因,精细的传感器可通过AI系统预警先心病……日前,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亮相健康卫生服务专题版块。
中秋佳节,家人团圆、走亲访友、赏月饮酒、分享月饼……但在欢度节日时,饮食油腻、无节制饮酒、熬夜玩乐等都容易伤害肝脏。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区域中医(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马素平,为大家带来中秋佳节护肝指南。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9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60年来,中国向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约2.8万人次的医疗队员,诊治患者2.9亿人次,在世界上挽救了大量生命。卫生健康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极大进展与成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中秋代表着团圆。中秋节,除了大家熟悉的吃螃蟹之外,还有一种花,不仅好看而且浑身是宝,据说还能起到不错的养生作用。你没猜错,它就是荷花。
发育的青少年常常长着“青春痘”,“青春痘”到底是什么?会不治而愈吗?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顾军教授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明确指出,“青春痘”和痤疮的关系好比“小名”与“学名”。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相比较前段时间的高温天已经是舒适了很多。但记者从南京各家医院急诊了解到,小长假因为各种原因进了医院急诊的,还是有不少。多位急诊医生也提醒市民,提防秋季常见疾病,同时及时调整状态,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中来。
在神经内科门诊,有时候会听到家长紧张地跟医生反馈:孩子的眼皮突然“掉下来”了,早上起来稍微好一点,过一会儿就开始慢慢下垂,怎么睁都睁不开,孩子为了使劲睁眼,都快有“抬头纹”了,视力、眼底检查都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
2022年流感疫苗接种在各地陆续展开。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过去两年流感在我国呈极低流行水平,而流感疫苗接种率也出现波动。今年的接种工作有什么特点?三价和四价要怎么选?
当地时间7日举行的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新研究,当在年轻小鼠中诱导高血压时,它们的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骨损伤与老年小鼠相当。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人员识别在人类骨骼健康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和机制,带来预防成年早期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法。
利用新的神经机器人平台和电极测量,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码了帕金森病是如何导致患者大脑失调,损害其行走等运动能力的。这一发现揭示了大脑中丘脑下核区域如何协调腿部肌肉的激活,并提出了可检测患者“冻结”和其他行走障碍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