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街道六合学校举办了“全环境立德树人展示暨书画名家作品进校园主题活动”,全面展现了全环境育人引领下的“六和工程”取得的工作成绩,以实绩向建党102周年献礼。
7月9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为期两天的首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启幕。活动吸引近2500名青少年报名参加,设置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青少年机器人精英赛、青少年车辆模型竞赛等。
乐育书院的实践,是北京师范大学探索师范生培养新路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师范生培养工作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出一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能发展的卓越教师。
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近日在武汉开幕,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已累计培养了7000余万名学士、1000余万名硕士、110余万名博士。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加快高质量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要答好的考卷。
“今年我们有一个重大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关口将会前移,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的支持力度,同时一起开展资助优秀本科生的试点。”在7月6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介绍,教育部将推出包括资助青年科研人才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推动科教融汇,培养创新型人才。
今年,重庆市有应届高校毕业生33.6万人,同比增长10.2%,人数再创历史新高。6日,记者从重庆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实施十大行动和35条具体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在数字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不仅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设“网络保护”专章,还出台了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未成年人安全触网筑起了法律的“防火墙”。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障下,还需要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落实具体细则,形成保护合力,多方位、全链条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共筑暑期健康网络生活。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发挥失业保险助企扩岗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等青年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就业可以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为基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为持续深化高校课程互享工作,深圳市教育局逐个高校调研走访,争取高校支持协同,促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今年春季学期,深圳市教育局进一步实现了X9联盟8所高校(院所)之间部分优质课程互选。8校(院所)共推出93门共享互选课程,1141个选课学位,其中深大、南科大、哈工大(深圳)实现了学分互认。
近年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创新“思政第一课”,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构筑现代数字商科职业教育体系,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数字商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教师和学生两个关键主体,构建有意蕴、有意境、有意思、有意义的“四有”思政课。
近日,各地高考分数线纷纷发布,又有万千青年学子在学校或专业的志愿填报选择中煞费思量。与很多人只是在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幸福的烦恼”中纠结不同,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可能还多了一层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还不知有没有着落,有什么途径可以助力其更好完成大学学业?
为持续推进建设并充分运用该平台,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把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新优势,根据“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原则,笔者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经验做法,在资源种类、层次、使用三方面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的优化建议,以满足多元主体、终身教育和交互学习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面对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这一交织叠加的新双重转型,作为致力于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必须变革自身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需要重新定义职业教育的目的,关注其作为公共事业的宏观社会治理,也需要关注其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创新,重构课堂教学新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