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储运、加工,全链条多环节节粮减损形成共识,一项项政策措施化为坚定行动。
行走在之江大地,一个个自然景观、人文风貌迥异的乡村,展现着乡村旅游的生机活力。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丽水市龙泉市溪头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小村庄引来“大流量”,浙江乡村旅游为何越来越火、频频“出圈”?
从家族宅院到乡村宗祠,从水乡古镇到岭南园林,广东佛山拥有大量造型独特、底蕴深厚的历史建筑。如何让老建筑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佛山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端稳“饭碗”,保数量更要保质量,抓生产也要抓生态。从冬种冬管一线看农业生产之变,生产向绿、产品向优、产业向新,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坚实。
青椒产业是长子县特色产业,当地因地制宜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目前青(尖)椒播种面积累计达6.3万亩,带动全县70%的农民增收致富,创建“长子青椒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记者从25日至26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新季秋粮收购进度快、购销活、库存增。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购新季秋粮超3700亿斤,较上年同期快10%左右。
4年来,在当地文旅部门支持下,张以芳和儿子张建宗拍摄、制作了上百条短视频。从乡村、田间、农舍,到大漠、草原、丹霞地貌,他在许多极具西北风貌的地方留下身影,讲述甘肃的文化故事、文旅特色。“三喜爷爷”在短视频平台上已收获近130万粉丝。
近年来,广西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推动蔬菜产业稳产保供与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积极开展“桂菜出乡”等系列活动,,助推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质量不断提升。
有30余万户籍人口的江西南昌安义县,近18万人在外从事铝合金生意,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多,被列为试点县(市、区)之一。去年以来,安义县建成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22个,为4000多名老年人和1000多名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2024年以来,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依托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聚力打造“龙湖月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全面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铸魂。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对稳产保供起到积极作用。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如何?重点任务如何推进?记者进行了采访。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脂兼用作物。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华北平原到西北内陆,大豆种植广泛,我国逐步形成食用为主、蛋白和油脂加工为辅的消费格局。近日,记者沿着种植源头、加工车间、消费终端,看政策落地实效,探寻大豆全产业链升级的有益实践。
处于群山怀抱中,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这里一度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一步跨千年”,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018年底,独龙族整族脱贫,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牢记总书记嘱托,湖南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围绕耕种收等前端生产全流程、精深加工等后端生产各环节,湖南大处着眼,小处着力,推进农机发展。大到标志行业最高水平的首台套装备,小到适用于千家万户的小型化产品,均成为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进一步夯实,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供各地学习借鉴。广西在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监督和考核机制、培育传统建筑工匠、加强宣传推广以及推动数字化保护等5方面经验做法入选清单获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