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塘口墟社区地处珠三角地区,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相距不远,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却一度因人口外流仅剩9户人家。通过建筑设计、文化挖掘、配套服务,塘口墟社区吸引2000余名“新塘口人”扎根,在省市县三级宣传部门的引领共建下,探索出一条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由于新鲜果蔬含水率高、呼吸代谢强、易腐烂变质,我国果蔬采后损失率高达20%,年损失超2亿吨,价值逾4000亿元。干燥技术通过降低水分含量,可有效防止霉烂变质、延长保质期,对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
草牧业是黄河流域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为期3年的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实施,探索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并举之路。近日,记者顺流而下,一路探访青海、甘肃、河南等沿黄省份,看草牧业如何奏响生产生态生活兼顾的乐章。
农业银行广西分行聚焦广西特色水果产业,全力助推水果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206.38亿元,比年初增加27.27亿元。
近年来,以“订单农业”为名设局诈骗农民群众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订单农业”幌子,实施合同诈骗、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损害农民合法权益。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订单农业”骗局风险的提示》。
嘎拉村因山野桃花而闻名。近年来,嘎拉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近日,嘎拉村全体村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情况,表达感恩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决心。本报记者采访了4名在嘎拉村奋斗过的干部群众,听他们讲述“桃花村”里的故事。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连丰连稳,粮食产量增至820.1亿斤,粮食亩均产量提高24.2斤;牛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盛夏时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罗溪镇的创投智慧产业园生姜种植基地内,嫩绿的姜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该基地种植区约300亩,主要采用物联网控制系统进行温室大棚生姜无土栽培种植。
从覆盖全国的“田长制”责任网,到“亩均论英雄”的节地新模式,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持续下降,耕地红线牢牢守住,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西藏对于鸡蛋的需求量不小。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群众吃的鸡蛋要从甘肃、四川等地调运,本地自给率不足15%。为啥?高海拔大规模养殖蛋鸡不容易,此前有记录的世界蛋鸡规模化养殖地,海拔都没有超过3000米。
开动铲车,冯军垒把堆成小丘的麦子铲到专门挖好的塔槽里。“轰轰——”吸粮机一阵作响,小麦很快被吸到提升机内。不一会儿,提升机缓缓升起,又将小麦送进了近20米高的烘干塔。“这个大家伙,以前觉得贵,不划算。现在用上了,才发现真好使。”抹了把额头沁出的汗珠,冯军垒对着烘干塔比了大拇指,“它‘吃’得多,还不嫌累,粮食减损效果也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