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作为四川省人民医院派出的院感防控“先锋”,向钱加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感组,通过实地调查,制定院感防控措施,追踪指导,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流程,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在这场战斗中,每一个人都应该竭尽全力,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更不能落在后面。”谈及主动请缨前往湖北抗疫一线的初衷,庄万如这样说道。
面对严峻的汛情灾情,广大党员干部火速行动,冲锋在前,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留下许多动人故事。
6月21日,英山县普降暴雨,山洪倾泻而下,仅七八米宽的坡儿垴河水位暴涨,洪水漫出河堤,58岁的刘水存身着迷彩服,带领民兵应急队员立即展开巡查排险。
站在前面领唱的,是一位拄着单拐、皮肤黝黑、身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汉子,2012年入党、今年54岁的赤恒底村的致富带头人此路恒。
周亮宇,18岁,是武汉市第十五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每年夏天,他的父亲周燕钢都会投身防汛一线,驻守武金堤,受父亲影响,今年小周也主动报名,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奔赴防汛“战场”。
“在家相夫教子的日子过得安逸自在,可心里总感觉缺了一块。”如今已是牵花绣非遗传承人、湖北宜昌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创业带头人的谢蓉,从前总想干点有意义的事儿。
随着有关“杭州快递小哥被评高层次人才”的报道频繁登上热搜,作为故事的主角,李庆恒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0年5月9日,21岁的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莎在返回支教学校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罹难,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支教路上。
干啥成啥的王发莲已是村里的致富标杆,成为凉山州“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2019年度感动凉山十大人物,村民遇到难题难事,都会向她求助。
“创新让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勉励同事和徒弟们。
余元君生于洞庭、逝于洞庭,用一生守护洞庭,他年少时发誓学好水利造福家乡,25年来夙兴夜寐奔走在水利建设管理一线,46岁时倒在家乡的土地上。
李培东上任伊始便决定,先带着村“两委”把村居环境搞上去,提提乡亲们的精神气。
农业科学家就要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卢永根一生谨记父亲“身劳苦学”的亲笔家训,一生赤脚耕耘大地、奋战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第一线。
高考首日,西安市“的哥”王锋利早晨6点多就已经将车停靠在他即将一对一接送的考生家门口,从后备厢取出前一天采购的矿泉水、小药箱、中性笔、橡皮擦等物品。
强时刻不忘初心,把村民当亲人,把群众当朋友,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些年,本报持续关注报道张桂梅的感人故事,“燃灯者”张桂梅的精神感召了越来越多的人。
7月8日,在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宿迁公司)的宣传栏,一则果园加气母站加气工徐爱玲雨夜助人的小故事引起员工的围观。
在安徽宣城市受灾严重的旌德县乡镇,一大批女村书记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为村民筑牢“生命安全线”。
王小权曾说:“此次到老屯乡挂职,对基层有了更深的了解,总想尽全力做些事。”因为看到基层的不易,他将“不含糊”的韧劲,用在了全心为民解忧纾困上。
1991年出生的郭炜剑,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南京做教师的机会,回到家乡宝应工作,先后担任安宜镇三团村、西刘堡村党总支副书记,去年又主动要求去更偏远困难的小官庄镇南场村工作。
在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新营子村,一名长相斯文、穿着朴素的男子正和大家一起忙碌着,他是村民们亲切称为“小林书记”的林万梁。
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路巡逻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峰在纠正一起交通违法行为时,被歹徒持刀行凶造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41岁。
自愿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梅村,不怕条件简陋,为村民防病治病,54年初心不改,郭光俊就地取材,巧用当地中药材,大幅降低村民看病费用。
一图读懂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成就
从“恐龙去哪儿了”到“我们往何处去”——探秘国家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