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0多年来,他为钢铁构件检查“身体”,一寸一寸检测了超过25万米的焊缝。他用宽度不足2厘米的小小探头,精准入微地守护着国家重大工程的质量命脉,参建的工程焊缝缺陷检出率100%。
10年来,一批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深入乡村一线,带着先进理念、资金项目、技术服务,在田间地头、村坝院落同乡亲们共话发展、共解难题,努力改变乡村面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本报记者分赴山东、重庆、海南、云南、江西等地,看驻村第一书记如何为农业增效、助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增活力。
春耕正当时,27岁的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农牧和水务局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塔拉这些天忙着到各个农资销售点,检查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质量情况。“针对农资产品,最近我们增加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范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忙碌的塔拉干劲十足。
接下来的几天,裂纹会继续生长,直至层层堆叠、边缘透光,遇水则遁形,宛如破裂冰面——这便是曾经失传近千年的冰裂纹。从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叶晨曦回乡研制龙泉青瓷,很大程度上便是源自它的召唤。
“全国不少城市有‘张自忠路’,但北京这条路与众不同,意义非凡。”张自忠将军外孙、年过七旬的车晴老人说,“当年,位于铁狮子胡同的进德社,曾是张自忠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做出诸多抗日重大决策的地方。”几十年来,他潜心收集张自忠将军的相关资料,让更多人对那段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4月27日,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回到家乡浙江绍兴。回想起几天前站上劳伦斯颁奖台的经历,这名20岁的姑娘仍然有些激动。当地时间4月21日,202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蒋裕燕获得年度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我和马老相识25年,在这25年中,我因征集慢慢走近这位老人,渐渐地,我被他精彩的文学人生所深深吸引。在我心中,他就像是一座万仞高山,让我仰望,喜爱写作的我一直努力向他走近,但我知道我要走到山脚的旅程还有很长很长。
土灶生起柴火,烧开一锅清水。老布袋装满一袋雪白的蚕茧丢进水中,40分钟后捞出。清水丝绵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静惠取出一个煮过的茧子,放在冷水中轻轻晃动,灵巧的手指很快找到了茧子的收口处,双手一撑一翻,蚕蛹剥出,茧子变成了一张丝绵。
今年62岁的邢如伶,是北京昌平的一名退休护士。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知名越野跑运动员,多次在100公里越野赛中夺冠,跑友亲切地称她为“邢姥姥”。身着运动T恤、短裤,背着越野包,戴着墨镜、遮阳帽,在山野间长途奔袭,是邢如伶的生活一景……4月19日,2025春季八达岭石峡关谷环长城越野赛开幕,邢如伶带着两个小外孙参加亲子组6公里赛,在265个参赛组中获得第四十名。
“吊脚楼、古寨、侗族大歌等是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要把民族的特色传承好弘扬好,在文旅融合中更好彰显它们的光彩。”徐信基说,努力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持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是肇兴村眼下最关键的一项工作。
中午用餐高峰,浙江杭州街头车水马龙,穿梭在楼宇间,外卖员们行色匆匆。身穿黄色工服、戴着头盔,女骑手文景走路摇摇晃晃,跟其他同行飞驰的脚步比起来,她明显慢了不少。
重复播放几十秒语音,兰州大学宏远楼里几个学生正在“破译”一串字母构成的“密码”。学生们几番尝试后,敏春芳才揭开谜底:“这句话的大意是,喝着盖碗子三香茶(东乡族特色茶饮),吃着刚出锅的油香(东乡族特色面食),海阔天空地聊天……”这段语音录制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当地人在用方言讲述饮食习俗。“方言就像一块块‘活化石’,连接着历史和现实。”敏春芳说。
在巴黎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四十枚金牌后,李雯雯兴奋地喊着“下班了,下班了”的可爱场景成为经典画面。那是战胜自我后的快乐心情,更是完成目标后的如释重负。从巴黎奥运会后的松弛,到如今回归国家队后的有条不紊,李雯雯正在寻找新的平衡。
从一名检修“新人”成长为设备维保团队负责人,昝伟认为技能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在28年的工作中,他坚持梳理总结工作经验,练就了“听声辨障”的绝技——仅凭机床运转时的异响,就能精准定位故障所在的点位。
邹英姿,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她吸取绘画、摄影、雕塑等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的技艺风格,其独创的“邹氏滴滴针法”获得全国首个针法发明专利。
小家电越修越多,宋金波的手艺越来越精,他也凭借热心肠积攒下了好口碑。除维修家电外,充话费、买火车票、照看小孩……只要周围居民有需求,宋金波从来都是主动帮忙。这家店铺也成了周边社区居民的“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