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拍摄上,陈睿热衷挖掘一些小众却充满地方元素的题材。在重庆麻辣冰淇淋主题视频里,他对外国友人说:“别担心,这是个神奇的组合,让我们试一试。”在推荐脆辣椒的视频中,他捧起红亮诱人的辣椒脆片,拿起一片放入口中,并满足地竖起大拇指:“这口感,酥脆香辣,简直绝了!”
因为是信仰,所以“确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事,有一种价值感”;因为是方法,所以“能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把握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确定感”。从事党校教学27年,王公龙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是把这份真理的甘甜味,让前来听课的干部学员领悟到,让更多人感受到。
6月7日清晨,当整个校园还在夜色里沉眠时,教学楼的灯光缓缓亮起。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学楼前,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自2011年女高学生首次走进高考考场以来,她从未缺席——这是张桂梅的连续第十五次送考。
咬紧牙关,调整腰带卡扣,用肩胛骨锁住杠铃,屈膝下蹲,爆发向上。训练基地里,郑晓萱正在深蹲架前尝试突破。她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物理化学专业2022级博士生,也是2025年世界运动会力量举项目中国队选手。
和罗马尼亚留学生来到开封古吹台,弹奏《阳春白雪》,讲述背后的故事和寓意;与俄罗斯留学生来到开封鼓楼夜市,讲述“囊中羞涩”的由来,引得外国友人会心一笑……截至目前,《成语里的开封》把数十个和开封有关的成语拍成了短视频。
通过研发新结构隔膜架、精准控制液位差等创新工艺,柴国梁致力于推动镍产品品质提升,其所在班组生产的高品质镍纯度可达99.99%。曾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围绕“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强国建设”与中外记者交流。他们中,有的奋战在科技前沿,助力探秘星辰大海;有的拼搏在产业一线,奋力建造大国重器;有的与特高压为伍,潜心护佑电网畅通。
凭着不怕困难的倔、争分夺秒的急、绝不服输的刚,她在高炉炼铁,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工长;又在金属所做研究,带领团队连续取得突破。《科学》杂志曾写道,沈阳有一个“由一名中国极少数的、杰出的女科学家领导的金属研究所”。
作为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外阅读文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金旸担任了余杭区的文化特派员,还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围绕阅读写作,她坚持开展公益讲座20多年,被评为“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和“中国好人”。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围绕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已连续多年开展调研并提交相关提案。
剧团的老楼“醒”了。铜钹一颤,台州乱弹剧团老排练厅像口共鸣箱,将梆子声、云锣声、吊嗓的咿呀声揉碎了,泼向窗外。朝阳将鲍陈热的身影勾勒在镜墙上:她单腿独立在八仙桌大小的空处,手腕翻转间,水袖成了活物。只一瞬,貂蝉的娇媚与决绝便活了。
前不久,记者在新疆库车采访,当地干部和从浙江宁波来的援疆干部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推荐:“记者同志,写写我们的丁老师吧。他连续10多年来新疆教种瓜,不求名利,是我们这儿一个有名的种瓜专家。”
吴光潮在梅塘村干了59年的村医,大伙碰到头疼脑热都找他。“我从小到大都是他帮忙看病的。”卫生室里,前来量血压的村民吴六仙说,“小时候大半夜闹肚子,父母就跑去敲吴大伯家门,他肯定会背着药箱上门来。”在大家眼中,吴光潮值得信任,更是热心肠。
阳光透过纱帘洒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的休养病房里,98岁的焦克明颤巍巍地抚过桌子上的纪念章和老照片,仿佛将时光拉回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这是我第一次穿上军装照的……”他指着照片,声音陡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