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联合印发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发布,确定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再遴选14个候选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并加强与国家公园体系的统筹协同,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
近日,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全领域为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零碳方案”,推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取得碳中和认证,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东博会。
9月18日-19日,第一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在广西北海举办。活动期间,主办方现场获赠140吨来自广西钦州市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新增红树林碳汇,用于抵消论坛期间有关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广西首次创新性通过“蓝碳”交易实现“零碳”办会。
豹猫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身,狐狸、老鹰等野生动物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治沙林场“安家”,被称为“熊猫鸭”的斑头秋沙鸭等候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的“常客”……近年来,中国“三北”地区野生动物归来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为进一步缓解城市夏季高温,近日,武汉从加大通风、增强地表透气、降低碳排放及能耗等方面实施“通风、活水、增绿、透气、降碳”五大专项行动,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力争到2025年实现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前海交易广场中区,记者从中间一座两层楼高的低矮建筑内逐级而下,一个宽广的地下空间豁然眼前:4台小型卡车那么大的机器整齐排开,中间是数不清的蓝色和橙色管道,错综复杂地互相连接,这便是今年5月进入试运行的4号供冷站。
无限风光皆入画,层林尽染秋意浓。墨绿色、金珀色、鲜红色……斑斓的彩色肆意铺卷在大地。这里是右玉,是镶嵌在祖国壮美山河中的一抹浓浓诗意,是国土绿化绘就美丽中国的动人画卷,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近日全文发布。《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有助于全面、科学、系统、持续开展荒漠化治理,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近日,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为期3年的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这是继密云水库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之后,两省份签订的又一以水源保护为目标的补偿协议。
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湿地公约》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