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国家医保局9日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22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0697.72亿元、24431.7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
轻扶老人侧身,用毛巾一点点擦拭皮肤,再帮老人换上干净的衣物,王庆的这套动作麻利娴熟,躺在床上的老人连声夸好。50岁的王庆,是江苏镇江句容市白兔镇幸福里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护理员。2019年,她的婆婆因脑溢血落下偏瘫。如何照顾失能老人?一开始,王庆手忙脚乱。
中国自古有不喝生水、多喝温热水的传统。《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病至而治之汤液”,这里的“汤”说的就是温水、热水。美国“健康在线”网站近日刊文,梳理了8项研究,将常喝温水的健康益处进行了汇总。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随着春季到来,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可能给过敏性体质人群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医学专家提示,通过做好健康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过敏原,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等举措,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春季过敏问题。
除去先天因素及基因突变、疾病造成的影响,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也对身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提醒,家长们应该重视这些后天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3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医药所纳米医疗与技术研究中心蔡林涛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款“双引擎”、自适应的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TBY-robot),通过生物酶与巨噬细胞“引擎”的切换,它能穿透人体多重生理屏障,实现将药物精准递送到远程炎症病灶。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3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副教授课题组与捷克共和国孟德尔大学沃伊特·亚当教授合作,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可吸附肠道里的有害气体硫化氢,重塑肠道微环境,从而提高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流感监测显示,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针对公众关心的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国家卫健委近日组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做出解答。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法国国立卫生与医学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疫苗接种前后的几天里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抗体反应迟钝。这表明,在免疫接种前努力促进健康的睡眠时间或是提高疫苗有效性的一种简单方法。该研究发表在13日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今年的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日”。要说肾脏可是个工作起来任劳任怨的好同志。即使受到部分损伤,肾脏也会“加班加点”地履行职责。这也意味着,早期的肾脏出现问题,不容易被我们察觉。怎么才能发现慢性肾病的蛛丝马迹?今天医生就来教大家几个自查妙招。
“胎心监测很好,B超显示胎儿也很健康。”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卫生院里,27岁的次仁央宗正在做产检。以前,做一次产检得跑到市里或县里。“现在,家门口就能做产检,方便又放心!”次仁央宗说。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监测显示,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什么是甲流?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得了流感应该如何治疗?如何科学预防流感?记者采访疾控专家和传染病专家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