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牙齿正畸,即俗称的“整牙”、牙齿矫正,就是将排列错位、不整齐或畸形的牙齿进行矫治,使其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口腔健康科学普及和互联网传播,一些地方出现“低龄儿童整牙热”的现象。
近日,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街道达士营村文化广场,街道卫生院与市一院联合举办义诊活动暨中医文化夜市活动,加强和普及中医药知识,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适宜技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此时正是润养的好时节。同时,处暑仍处在三伏之中,白天暑热盛行,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患者接受了心脏手术治疗。这些患者和家属往往有这样的疑虑:心脏病患者接受其他手术的风险大不大;心脏手术后,再接受其他手术是否安全;同时发现心脏疾病和其他脏器疾患,如何选择治疗顺序等。
立秋后,气候常伴“干”“燥”“热”等特征。秋季燥邪当令,肺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降火气、除秋燥,可以多吃这些蔬果。
从近视风险行为监测评价与干预,到注重视力健康筛查、做好近视分级与矫正,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保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近日,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4年“最美医生”。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其中的4位个人代表和1位团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2024-2027年),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对接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8月22日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处暑后,白天暑热盛行,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公众应如何保持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国家卫生健康委21日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就此解答。
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说,处暑节气虽然白天炎热,但早晚凉意渐浓,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变化。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此时正是润养的好时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添加糖仿佛一位“甜蜜伙伴”,悄然融入日常饮食之中。从早晨的吐司抹果酱,到午后的一杯奶茶,再到夜晚的甜蜜小点心,添加糖无处不在。然而,这份甜蜜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陷阱”。
提高服务能力,为儿童提供全方面、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优化资源配置,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儿童医疗服务;完善配套政策,培养儿科医护人员,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儿科建设,各地持续提升儿科领域医疗及科研能力,更好地帮助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