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期多个城市的楼市政策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多地楼市成交出现好转。6月以来,一线城市成交率先复苏,多数二三线城市成交量环比有所放大。业内人士指出,预计下半年楼市成交将呈现逐月修复态势,同比降幅有望不断收窄。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的《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提出,分配307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224.1亿元用于租赁住房保障、100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
近日,由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联合上海、苏州、嘉兴三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点异地租赁提取住房公积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创新试点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支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用。
6月22日,在最后4宗地成交之后,西安市首轮集中供地终于顺利收官。首轮集中土拍共成交了23宗地,土地面积合计1635.375亩,土地收入约为244.665亿元。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6月份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103个城市中,102个城市下调主流房贷利率。首套房利率为4.42%,二套房利率为5.09%,分别较上月回落49个基点和23个基点,较去年高点分别下调132个基点和91个基点,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各类资金,拿出务实管用措施推动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记者23日从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获悉,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团市委等单位,共同举办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共筹集约9万套(间)房源,并提供中介费打五折,减租金、免押金等优惠活动,为毕业季毕业生租房保驾护航。
存量房市场权威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基于有效疫情防控,5月全国重点40城住房租赁市场整体呈现修复趋势。此前受抑制的租赁需求继续释放,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租赁市场,预计6月租赁市场将继续升温。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在大城市租房难、租房贵等问题?近日,多位专家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廉租房建设,确保城市有持续的、可循环的廉租房供应,保障劳动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获得适足的住房权。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5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三四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微降。
“6月以来带看量明显增多了。”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某房地产中介门店经纪人告诉记者,“上个月受疫情影响,我们基本停工了。6月复工以后,之前一些做过咨询的客户开始看房了。虽然成交的还不多,但带看量恢复比较快。”
6月17日,北京首例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网上申请服务在方圆公证处顺利完成。根据市司法局、市规自委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在部分公证机构提供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窗口延伸至部分公证机构。老百姓只需在公证机构的一个服务窗口即可完成办理公证、申请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并拿到电子证照。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表示,2022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降势,但降势趋缓,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有回落或降幅扩大,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降势,但降势趋缓,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有回落或降幅扩大,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了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降势,但降势趋缓,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
5月,在疫情反复等因素以及去年高基数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同比数据仍然偏弱,但环比数据呈现回暖态势。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基数效应等因素,简单根据同比数据判断房地产市场形势会存在误区,应根据环比等多类数据综合判断。可以预期,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优化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修复。
继支持提取公积金偿还异地购房贷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再出新政。近日,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官方网站发布信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将创新试点,支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用。
《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不动产登记部门与税务部门要在巩固“一窗受理”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联合制定统一的线下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业务规范,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理资料、明确信息采集内容,实现“资料一次收取、信息一次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