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见到鲜学福前,记者给他发过三页纸的采访提纲。等到见面收到这份提纲时,纸张的正面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回答;而背面,则是密密麻麻、反复推导演算的数学公式。“习惯了,顺手拿来手边的纸,就想写写数学公式。”鲜学福说,直到今天,他最大的爱好依然是翻看数学书籍,求解数学公式……
圆圆胖胖的娃娃脸,龙周才加的笑容满是阳光。谁承想,乐观如他,“第一次进无人区巡山,就哭了鼻子”,聊起初到可可西里的故事,龙周才加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那段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洋溢在他青春而坚毅的脸上……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广大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理应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
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行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面旗帜,是激励广大林业工作者牢记初心、艰苦奋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的动力源泉。
岗底村长期以来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全村215户人家,荒山就有8000亩。1996年,“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到这里传授林果种植管理技术,助农致富增收,革命老区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23年间,超4万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中,白芝勇和他的团队精测的路线几乎占1 10。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取得国家专利21项、科研成果4项,为工程建设培养了150多名测量技术骨干。
从江南水乡走出,来到塞北大漠安家立业,又与火箭打了一辈子交道。杨佩娟说,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党员,但她关注国家的发展,她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能与中国航天这一崇高的事业结缘,并见证、参与了多项航天重大发射任务的首飞,与航天人共同经历成功后的举杯相庆、失利后的发奋崛起,这是何其有幸!我愿意以‘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为己任,在航天这片沃土上持续耕耘,讲好航天故事、传播航天精神,真正让航天科普走进千家万户。”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度过。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任务大厅到地下700米的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从之江实验室的模拟火星试验场到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工作者坚守一线、潜心科研,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持续奋斗着。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载人航天的重大进展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勇攀高峰,逐梦太空的脚步行稳致远。2021年我国共实施55次发射任务,发射次数位居世界首位;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为代表的航天重大工程捷报频传;航天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商业航天取得新进展,中国航天正不断书写探索太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