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英雄的坚贞和敌人的残暴,激起了许多民众的反抗斗志。据史料记载,王凤阁一家牺牲后,尽管日寇在刑场周围派便衣日夜巡视,但在掩埋将军的土坑周围,仍常发现人们祭奠的痕迹。一些人自此也加入了抗日救亡的队伍。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河南安阳隋代麴庆夫妻合葬墓出土石棺床,就是1000多年前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
在云南腾冲居民、抗战历史研究者寸锰家的老宅里,一封曾祖父寸性奇在烽火中写给曾祖母罗树勤的绝笔书信抄件,被仔细保存在书柜中。每年清明节,寸锰会重新翻开这封书信抄件,把曾祖父的故事一遍遍讲给后人听。
夏日上午,记者来到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登门采访抗战老兵黎洪,正在看新闻的他立马起身,迎上前来。即将满101岁的黎洪,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亲历日军侵略,饱受战火蹂躏,黎洪更懂和平的珍贵。
出租车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过记录行车里程计算费用,因此也被称作“计程车”。出租车的计程器是近代的发明,而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自动记录行驶里程的机械装置,叫作“记里鼓车”,外国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计程车”。
1941年7月7日,为纪念“青口十八勇士”和抗战中牺牲的英烈,115师决定在赣榆县西部的马鞍山上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此后,“青口十八勇士连”随老6团长期留在滨海军区坚持斗争,对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
战国时期,相比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山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在列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中山国战斗意志虽然也很强,但毕竟实力很弱,其修建长城加强防御,也是避免在非常激烈的生存空间争夺战中失去土地。
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双髻山脚下,闽西上杭县溪口镇大岭下自然村里,矗立着一座庄严的革命纪念亭。这座亭子纪念的是从当地走出的抗日名将廖海涛。1941年,在江苏溧阳塘马战斗中,廖海涛为掩护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机关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干部突围转移,率部与日伪军浴血奋战,最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32岁。
许卫红,1966年生,北京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秦都咸阳城大遗址考古项目原领队。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从事兵马俑发掘工作25年,担任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工作的领队。2014至2024年,担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考古项目领队。
他是马本斋,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一个贫苦回族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马本斋誓以热血卫中华,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革命胜利后,李坤杰、陈达邦、陈琮英和陈掖贤几经寻找,党组织终于确认赵一曼就是李坤泰。陈掖贤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抄录母亲遗书时,在手臂上用钢笔深深刺下“赵一曼”三个字。“父亲告诉我,要将奶奶在信中传达的爱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作为家风,永远地传承下去。”陈红说。
1922年9月,李世杰出生在山东菏泽。自1937年起,他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大小战役。为解放大西南,1949年他跟随部队来到贵州,就此扎根。在贵阳的家中接受采访时,102岁的李世杰对抗战岁月记忆犹新:“参加抗战,就得敢打敢冲敢于牺牲!”
课本里的古迹,你还记得多少?近年来,“课本游”悄然兴起,许多人打卡课本里的古迹,体验着古迹从跃然纸上到映入眼帘的奇妙变化。暑假来临前,让我们走进那些熟悉的古迹,实地寻溯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