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月12日,刘庆邦研究中心揭牌暨“周口文学艺术周”启动仪式在周口市文学馆举行。以刘庆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为契机,我市组织开展的“周口文学艺术周”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受到全市文学爱好者欢迎。
“我由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成为一名为广大读者策划图书的编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喜欢文学。我爱读散文,喜欢散文的美丽与灵动。它以轻骑兵的身姿走近我,我以崇敬之心走近它。”1月14日,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七编辑中心主任陈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近期推出特展“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汇聚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279件(套)珍贵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慨叹的,古希腊艺术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它之所以有永久的魅力,就在于创造性地寻求和缔造有深度的美。
这样的柱头形制和装饰元素在我国当时及之前的建筑中并未发现,其源头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古波斯地区。这是当地最富特征的装饰题材和手法之一,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即“波斯第一帝国”)的都城——波斯波利斯遗址上,至今矗立着顶部装饰着双牛、双狮、双马或双神鸟的高大石柱。
受平山郁夫先生推荐,那是我在山梨清春白桦艺术村养成的习惯,那时,东京电力公司总裁发现我每次晚餐后就一言不发回画室,感到很奇怪,当说起我会将一天分成两天时,他非常吃惊地表示:“我应该这样来设置我的员工。”他喜欢画画,与我切磋艺术成了好朋友。
徒步考察长城时,我们在北京休整了几天,告别北京时就如同刚充完电,信心满满,精神抖擞。从北京继续向西,我们没有继续走内长城,而是返到延庆,从延庆四海开始走外长城。向北,然后向西,进入张家口的赤城境内,继续向西进入宣化、张家口市区。过了张家口的怀安,就进入了山西大同的天镇县、阳高县、左云县,那个时候这些县属于雁北地区行署。
湟中位于河湟谷地。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湟中也是古代“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多元的民族、多样的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于悠远的岁月长河里,交流交往交融,共同创造出瑰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壁画、堆绣、泥塑、雕刻、藏毯、镶丝、银铜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非遗,构成了湟中的独特气质,也积累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厚实家底。
遵义会议召开迄今为止已经整整90年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研究和探索其具有的历史地位和转折意义,对于我们回顾历史、获得启迪、认识当下、烛照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作家莫华杰的工作室内,摆着一本书——《世界微尘里》,他称之为“纪实文学自传体”。在广东打工多年,莫华杰干过流水线工人、饭店服务员、工厂业务员等。“我从广西村寨里走出来,成为一名专职作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来到作家村。”莫华杰说。
2024年11月6日,“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联合16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推出,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的基础上,通过补充文物、调整展陈等方式,构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发展脉络。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贾平凹说,故乡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河北热河、江西临川、浙江杭州、北京、上海……在父亲诞辰120周年、母亲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流连多地,寻根问迹,回溯与父母有关的记忆,重温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怀,感知文人墨客诗词画作中的精神家园。2024年下半年,我的行程关键词,都与“故乡”有关。
明朝长城沿线设有马市,供内地与蒙古各部族进行贸易。马市的开设或关闭,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目的。茶是蒙古人生活的必需品,明朝魏焕在《皇明九边考》中说,蒙古人是“无茶则病”。草原不生产茶,统治者严格控制着茶叶的生产和运销,不仅是茶,包括游牧区需要从农耕区获取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
在四川博物院,记者看到一盏唐代邛窑绿釉省油灯,釉色呈青绿色,口径11.9厘米、高4.2厘米,朴实浑厚中透着细腻精致,极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是邛窑中的精品。省油灯是四川邛窑烧造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根据其釉料和烧造温度的不同,呈现青绿色、黄褐色、酱褐色和酱黑色。
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了遗址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并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成果。
三都地形复杂,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这样的地块上,先民们在坡顶、山腰和山脚结庐建房。时光流转,承载着大量民族记忆的传统村落被保留下来,散落在崇山峻岭间,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景观。截至目前,三都县共有5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三都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水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其文字被称为“水书”。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记录下来的,记录了水族大量关于天文、历法、气象、民俗、宗教的内容,是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至今在水族社会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水书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