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提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干旱缺水、荒漠广布,该区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对生态保护工作构成了显著挑战,同时限制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支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林山带领的青年研究团队以身入局,扎根内陆河生态水文研究十余年,为西北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同时累计避免了2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近日,水利部正式印发海河流域跨省母亲河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标志着海河流域已初步建立目标明确、保障可靠、监管有力、涵盖各河系58条(个)河湖的生态流量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希望与生机的象征。它不仅是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春天以不同的形式被记录、传承,绽放新的光彩。本版推出“美丽中国·春天来了”特别报道,让我们在这个春光正好的日子里,感受春天的气息,品味春天的意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近日,记者跟随武汉的“低碳达人”,实地体验生活中的各类低碳场景,展开一场“挖碳”之旅,感受碳普惠带来的获得感。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全省加强岩溶洞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岩溶洞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统筹推进资源分类管控、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提升其生态、科考与文旅价值。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高标准推进乡土珍贵树种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17个乡土珍贵树种种子园,划定乡土珍贵树种采种林分30处,“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树种结构调整任务提前完成。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促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陕西锚定目标任务,保持攻坚劲头。
3月15日晚,辽宁朝阳北票第三届天鹅节在北票市会议中心举行。活动主题为“天鹅律动,生态北票,朝阳花开,大美辽宁”,进一步打造朝阳北票“天鹅之城”特色文旅品牌,建设特色鲜明休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