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现在汾河水清了,岸绿了,165种鸟类在这里生活。我在河边经常能看到白鹭、绿头鸭、黑鹳。到了春天,成群的红嘴鸥从昆明飞往西伯利亚,也在汾河歇脚。去年夏天,还有市民拍到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听说这个物种可不是什么水域都有,要水质非常干净才行。
2022年以来,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吸引超4万名青年前来就业创业。这一现象,反映出“两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与生动实践,同时也为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内涵、新动能。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受近期降雨影响,黄河中游泾渭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黄河水利委员会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统筹考虑洪水防御和排沙减淤,按照安全可控、统筹兼顾的原则,决定自9月8日9时起,联合调度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实施汛期调水调沙,科学调控水沙关系。
记者从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新修订的《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施行以来,当地在福建省首创“古树名木+司法”“古树名木+保险”模式,目前已落实4000多株古树名木联合监管单位、责任人,为5236株古树名木投保“财产损失险”及“公众责任险”。
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接续种树治沙,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治沙效率,再到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代代治沙人不断巩固拓展治理成果,书写着沙海变绿洲、荒漠成良田的动人故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强大的能力支撑。如何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
记者从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创新团队在广西南宁、桂林,福建福州等地发现4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大明山暗盘菌、花坪暗盘菌、橙变黑假暗盘菌及木耳状脚瓶盘菌,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真菌学期刊上发表。
记者从海南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三沙市珊瑚种植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成功种植珊瑚苗10万株;建成西沙群岛规模最大的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种植示范区,已培育珊瑚幼苗14.3万株。
一个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如何建成?即日起,本版推出“美丽中国·关注零碳园区”系列报道,探访河北、陕西、上海等地的零碳园区,关注其在能源、建筑、交通、碳汇、管理等方面,如何以智慧化手段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
8月31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启动空载试运行,预计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作为山东省济南市首条靠近泉水敏感区的地铁线路,与趵突泉最近距离仅1.4公里,成功穿越趵突泉泉群重要补给通道,为全球岩溶地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方案。
记者28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上海各类公园达1013座,其中城市公园522座、口袋公园371座、休闲森林公园119座及主题公园1座,提前实现“十四五”末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