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团队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联合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用材树种。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与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组成杉木育种科研团队,在茫茫大山中寻优树、于寂寂深林间育良种,推动杉木育种科研与推广应用取得重大成果。他们选育的杉木良种已推广至15省份,造林面积达3000多万亩。
从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成交绿电量达9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9%;结算绿证818.06万张,同比增长165%。
环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串联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去年底,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规划和建设全过程,采用绿色环保工艺,探索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板栗是北京市特色经济和生态树种,其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北京市相关单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北京密云、怀柔、房山、平谷和昌平等地自然分布有较多的板栗实生古树群体。其中密云“栗树王”是北京地区记录在册和实地调查中发现的生长健康的板栗树中胸径最大的一棵。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2200多处,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看大熊猫嬉戏,在熊猫基地了解大熊猫习性和繁育情况……除了大熊猫,这里还有新发现的植物品种、茁壮成长的伴生动植物、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一条大熊猫寻踪生态旅游线路,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