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2018年至2024年,天津市深层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回升,累计回升11.8米,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由1.5亿立方米减至0.42亿立方米,平原区平均地面沉降量由20毫米减至1毫米。
清晨的西藏拉萨,阳光铺洒在拉鲁湿地如镜的水面上。巡护员强巴一边仔细擦拭着观景栈道的扶手,一边注视着掠过芦苇丛的斑头雁和在水面嬉戏的棕头鸥。“水清、草绿、鸟儿多,空气也十分清新。”强巴说。
初秋的阳光洒在福建永安市吉峰村,一片占地近30亩的私营沙场显得格外宁静。然而,最近这片宁静的土地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数十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喉蜂虎。它们在靠山一侧的沙场沙坡筑巢安家,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
近年来,江西婺源不断加强蓝冠噪鹛保护,其野生种群数量从2000年的50多只增长到现在的600多只。凭借蓝冠噪鹛这张独特的“生态名片”,当地观鸟、民宿等产业迅速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广西自然博物馆等科研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对发现于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楠木山村的恐龙足迹进行联合研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地球史和生物多样性》(Earth History and Biodiversity)。
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要继续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加大拯救行动措施力度。
这片古树群占地面积约34亩,有140多株树木,其中认定为古树的有21株,包括枫香树、油杉、樟树、桂花树、马尾松等多个树种,平均树龄150年,古树形态各异、成群生长,于2022年入选“福建最美古树群”。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危害国家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势头,全力护航美丽中国。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7月20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七坡分场林区巡护人员在对林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时,发现了一种瓦状生长的黄白色真菌,这是首次在该林区发现此真菌。
《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近日发布。方案提出十大重点任务、32项具体措施,明确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29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二季度督察和执法监督发现,部分地方仍存在违法占地破坏耕地、非法采矿、毁林毁草破坏生态,甚至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等违法违规典型问题。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这是继国务院批复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之后,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又一个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