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重庆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重庆市与四川省、贵州省签署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现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覆盖,重庆市及其他相关省份累计拨付补偿资金逾7亿元。
在鲜切花市场上被称作“玫瑰”的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月季。月季花色极其丰富。最常见的是红色和粉红色,还有黄色系、白色系、橙色系、黑色系、绿色系,以及复色系等品种。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建成覆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把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最好的区域守护起来,以更加智慧的生态环境监测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一座缺水城市,如何寻找增量?山西太原以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水经过收集处理,转化为再生水,回用于市政、工业、生态补水等方面;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也可制成有机肥料。用水更高效、更集约,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增添了助力。
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与越南科学院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科考期间发现6个天门冬科蜘蛛抱蛋属植物新种。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杂志上。
3月25日,广西全区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百色市西林县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全区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
泉,是地下水水位的“晴雨表”。随着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多地泉域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泉水复涌、稳定喷涌。一泉之变,背后是“节、控、换、补、管”综合施策,更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全长182.35公里的荆江大堤,是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荆江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将荆江大堤防洪功能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开展河道清淤、岸线整治、生态修复等,如今,大堤沿线水清岸绿,“美在荆江”成为荆州的崭新名片。
3月24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2025年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和撤销疫区名单中获悉,南宁市西乡塘区、马山县,柳州市柳南区,桂林市永福县,钦州市灵山县,玉林市兴业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等7个松材线虫病疫区成功摘下“疫帽”。广西成为2025年全国公告撤销疫区数量最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