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北京市不断构建完善节水法规配套制度体系,建成25个农业节水示范基地,完成281家重点工业企业水效对标达标。“光瓶行动”“节水大讲堂”等活动唤起了更多群众的节水意识。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3月中旬以来,内蒙古各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陆续启动。截至3月20日,全区共投入6.6万人、出动机械7200余台、开工面积37.2万亩,全部工程均已开工。
近日,全球环境基金“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GEF项目)”指导委员会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第4次会议,高度评价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的项目工作以及在湿地保护修复方面的示范意义。
始建于1964年的东深供水工程历经3次扩建和全面改造,年供水能力由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到24.23亿立方米,输水系统由石马河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清污分流、“量”“质”双保。
近年来,我国坚持节水优先方针,积极统筹保护利用土地、矿产、海洋等各类资源,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建立健全机制,不断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签约。此次交易的产品为安吉县黄浦江源石门坑生态清洁小流域河垓区块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6年经营权,交易额3328万元。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吉林白城、吉林松原及黑龙江大庆四地检察机关在吉林省白城市召开松花江、嫩江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会议,推进松花江、嫩江流域生态资源司法保护,达成跨区域检察协作共识。
3月20日,来自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岳城水库、潘庄引黄工程、引滦工程、官厅水库、再生水及雨洪水6个水源的水全部进入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实现有水,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四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该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更加有效的合作,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将绿美江淮行动作为“一号工程”,高质量编制绿美江淮行动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绿美江淮“十大行动”……当前,安徽林业正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生态美、林区活、产业优、百姓富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