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国际运输论坛(ITF)2024年峰会在德国莱比锡举行。本届峰会以“绿色交通:危机时刻保持关注”为主题,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界的1200多名代表出席峰会。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宣介了中国在可持续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深化运输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发展成就赢得多国人士赞誉。
海南省海口市,一座常住人口约300万人的城市,每天都会产生超过5000吨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最终去了哪里?如何合理利用它们?海口探索建立“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采用“积分奖励”和“有偿回收”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去年,江西被列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重点省份之一,试点任务面积23.04万亩,涉及19个县(市、区)的41个试点单位。记者调研了解到,江西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科学合理利用林木,着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甘肃榆中县贡井林场地处榆中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曾经一片荒芜。65年来,在五批林场人的共同努力下,林场内3万多亩荒山披绿,并带动周边10万多亩黄土山尽添新绿。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贡井林场,听林场职工讲述持之以恒绿化荒山的故事……
5月18日至25日,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本届论坛以“水促进共享繁荣”为主题,围绕水安全与繁荣、人类与自然用水、减灾与管理、治理合作与水外交、可持续水融资、知识与创新等议题举办近280场会议,各国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约5万名代表参会。
100多年前,“光伏效应”在一次实验中被偶然发现。如今,光伏电站已遍布五大洲。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因可接入高压输电系统供给远距离负荷,占据光伏装机的主流地位。在云南禄劝撒永山,25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一年多以来,累计发电量超3.4亿千瓦时。这座电站如何规划建设,如何发挥综合效益?光伏应用的前景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调研。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东深圳,这个高人口密度的超大型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2022年入选全球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城市中如何统筹保护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圳正积极探索一条守护城市生态资源、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之路。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让美丽的阿勒泰草原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草原的辽阔广袤、流水潺潺、牛羊成群,高山河谷间多样而变化的风景,令人向往。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美丽的草原,到底有多少种模样?
20年来,浙江金华、福建福州、山东青岛先后与甘肃定西开启东西协作,在荒山上种下三片生态林。黄土地上,四地干部群众在植树造林中亲密合作、因地制宜、探索方法、传承经验,写下友谊佳话。
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表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令人担忧,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报告呼吁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国际合作,尽快扭转这一趋势。近年来,西班牙、巴西、新加坡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科学性、规范性,更好地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
雄安千年秀林的养护工们除去杂草,呵护森林成长;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工人们栽种下一棵棵树苗,孕育新的希望。绿色在大地绵延,让更多群众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有人植树,有人呵护,有人乐享。辽阔的燕赵大地上,关于绿色的故事久久传唱。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分析指出,能源、电力、交通、建筑等工业相关领域占非洲碳排放总量的近八成,非洲国家推动工业脱碳进程有望在未来30年内创造380万个净新增就业机会。目前,越来越多非洲国家正在出台或更新工业绿色增长计划,通过激励政策促进投资流向绿色低碳行业。
据了解,“绿芽积分”上线以来,已整合600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参与其中,总注册使用人数超35万,日活跃用户超4万人,产生积分超5400万,累计减碳超过320吨。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世界……近年来,占中国国土面积七成多的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焕发出盎然生机。许多在西部地区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见证这些变化,在这片广阔天地施展才华。
“十四五”以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进全国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务实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节能降碳,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