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近日公布,研究人员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一形态较为独特的豆科火索藤属植物。经专家鉴定,该植物为“隐世”80多年未被人类采集到的稀有物种——凌云龙须藤。
河北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围绕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涵养区、环渤海、冀中南、大运河等重点区域分区施策、分类指导,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2023年,河北省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水环境质量呈现新提升,水资源保障实现新突破,水生态保护展现新面貌。
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84号公告,确定并公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209家单位为珍贵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可提供放流物种61种,苗种供应能力达2.3亿尾 年。
日前,来自尼日利亚、纳米比亚、莫桑比克、非洲联盟等9个非洲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名官员来华参加专题研修,并赴陕西省榆林市参观。各方围绕防沙治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经验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专题研修活动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动力电池更新换代”。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我国电池回收技术与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如何完善现有政策以应对国际竞争?记者采访了相关产业的企业与专家。
为促进消费升级、推进节能减排,近年来一些国家积极探索推进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巴西、德国、荷兰在相关领域推出支持政策,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逐渐淘汰高能耗、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的落后产能产品,加快绿色低碳智能型产品应用,不仅更好满足民众生活品质升级的需求,也促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
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红塔镇沙坪村核桃林下中药材基地,白芍花盛开,农民在林下为白芍锄草松土。房县近年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柴胡、白芍、黄连、天麻等林下中药材,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林地,做强做优林下经济,实现农民增收。
安徽省宣城市林业局近日出台《宣城市自然保护地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围绕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对全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5类自然保护地提出针对性要求。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林草局在吉木乃县启动实施天然草原补播改良与生产力提升示范项目,旨在通过高产牧草品种与种植模式选择以及免耕补播技术措施,实现人工水源充足条件下荒漠化草原高效集约利用。
江苏省首批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特色精品工程优秀案例名单近日公布,共有10个优秀案例入选,涵盖绿美家园、绿色廊道、森林提质增效、农田林网、义务植树、困难立地造林等6个方面。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建成70周年,截至目前,官厅水库共拦蓄1000立方米 秒以上洪水8次,拦蓄泥沙6.5亿立方米,累计发电87亿千瓦时,为下游的北京、河北、天津地区供水430亿立方米。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的通知》,提出根据《“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落实节能法规政策标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支撑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