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林草兴则生态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到23.04%。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森林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最高,草原产草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
安徽省滁州市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项目牵引、资源赋能、资金带动、服务保障,做好“四个一”,做实林业“双招双引”。今年以来,全市共招引项目12个,总投资33.3亿元,合同金额18.67亿元。
江苏省南京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4月26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南京特色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日前召开的云南省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2022年第1次会议提出,今年,云南将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协商建言、宣传动员、科普教育、绿化实践等活动,重点围绕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通过政策先行先试为黄河流域其他地区积累可复制经验,以点带面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绿色发展活力,书写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黄河答卷”。
近日,工信部等6部门公布2021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包括通信、互联网、能源、金融等领域44家数据中心入选。至此,我国已先后创建三批共计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5日,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发展,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落地福建厦门。当天,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与白交祠村村民领到了农业碳票,并完成了3357吨农业碳汇交易项目的签约。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5月5日0时22分,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3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38万吨,相当于种植3.3万公顷阔叶林。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网络,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优雅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植物和水是营造生态居住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两大元素。现在,在居住区的不少园林景观中,将水生植物引入,构建和谐的亲水环境,克服因单纯的树木造景而出现的单调的弊端,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受到市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