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开始施行,这是生物安全领域的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地处中国西南、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云南,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除海洋、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这里有脊椎动物2242种,占全国的51.4%;已知高等植物19333种,占全国的50.1%。如此多样的物种,应该如何保护?当地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银塘暂歇,软泥留印,蒲苇藏身……这个时节,在陕西西安浐灞生态区邂逅悠闲觅食的鸟儿,已变得再寻常不过。近年来,浐灞生态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座生态“高颜值”、发展“有朝气”的产业新城正在逐步建成。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邮政局计划4月正式启动过度包装专项治理,依据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争取利用一年时间,有效遏制过度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到年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将达80%。
疫情防控期间,韩国网上零售业迅速增长,但也带来大量快递包装塑料垃圾问题。韩国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的餐饮外卖总量比上一年增加76.8%,快递量增加20.2%,塑料废弃物增加13.7%。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2019年当年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65%。根据相关行动方案,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全面展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兰州,近年来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通过黑臭水体整治、水污染联防联控、统筹推进流域治理等措施,不断改善兰州段水质。2020年,黄河兰州段干、支流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出境水质综合评价连续四年稳定达到Ⅱ类。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会议提出,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21年,吉林计划完成生态修复200万亩、绿化村屯1000个、城市和县城绿化1万亩。到2025年,吉林全省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45.8%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力争达到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