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安徽省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26年,完成村医高职(专科)学历提升不少于5968人,中医师承定向培养不少于1000人,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不少于4500人,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本科生不少于900人。
近日,深圳市康宁医院神经精神团队公布追踪10年相关研究显示,与不经常做家务的人群相比,几乎每天都做家务的人群痴呆发生率降低51%,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经常做家务与降低痴呆发病率相关。
推进高血压和糖尿病“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改革,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台州市以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硬件改造和流程再造,实现“两慢病”全周期管理。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藏自治区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出实招、见实效,特殊困难老人集中供养政策得到更扎实的推进。以那曲市为例,提高补助标准、社工定期上门、开展职业培训……随着服务机制的日益完善,养老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前后,暑湿之气容易在人肌肤腠理开泄、汗液增多之际乘虚而入,导致体内阳气受损、心气亏耗。大暑时节气候炎热,阳气最为旺盛,气血运行活跃,根据养生原则应重在养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护理问题,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近日,为解决医保参保人员发生的院前医疗急救费用“先现金垫付、后医保报销”的不便,天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天津市急救中心向参保人员提供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实行“一站式”联网报销结算。
为了更好地指导并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医阁,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并于25日公布。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7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洋葱、韭菜、大蒜、蒲公英嫩叶、洋姜(菊芋)是含有益生元最多的食物。相关论文已提交美国营养学会2023年年会。
为解决失能老年人看病就医不便、专业护理技能缺乏等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南城县卫健委组织党员医护人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敲门行动”,为65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开展健康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全面、系统的健康管理服务。
7月22日,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今年世界脑健康日主题为“脑健康与残障”,该主题旨在呼吁公众对全世界患有神经系统疾病人士的充分关注,通过全球倡议,打破残障人士获得医疗保健权益的障碍,弥补残障教育和认知方面的不足,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未来发展机会。
针灸、中药、刮痧……在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传统中医急救方法仍应用在很多急症的救治过程中,比如昏迷、休克、流感、高烧、急性头痛、哮喘急性发作等。这提醒人们,对中医学应该抱以正确的态度,多去了解、学习,并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以造福更多人。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明确了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乃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阳气最盛的时节。今天,医生就针对虚寒体质和寒湿体质的人,推荐祛除阴寒化解湿气的养生方案。
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个人养老金先行工作平稳有序,截至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
三伏天酷暑中,在热辣的天气里游泳戏水可谓盛夏最舒服的运动方式之一。可是,有些人在游泳后会出现眼睛红、痒、刺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