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河北省爱卫办、省文明办、健康河北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2021年~2022年在全省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倡导活动,通过采取五项行动,推动爱国卫生工作重点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交通不便、老龄化程度高、专业养老人才缺乏……偏远海岛老人如何实现幸福养老?”近日,浙江省民政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的通知》,计划在3年间,通过区域养老协作为舟山偏远海岛持续输送专业养老人才,让海岛老人共享优质养老服务发展成果。
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主办,以“提升健康素养 乐享银龄生活”为主题的江苏省老年健康科普项目近日启动。项目将打造集健康教育、养生指导、医患互动和线下老年健康活动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老年健康科普大讲堂”平台,致力于做科学、准确、可信、实用的老年健康科普。
4月23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联合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在广州白云山西门广场,举办“守护生命 为爱出发——AED进公园景区”捐赠仪式,首批10套AED急救设备捐赠给广州白云山风景区、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动物园、珠江公园、中山纪念堂、帽峰山森林公园等公众场所。
长期处方(简称“长处方”)是指具备条件的医师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的用量适当增加的处方。长期处方一般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长期处方最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本草纲目》记载:“其叶腥气,故俗称鱼腥草。”鱼腥草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越国碰上罕见的荒年,老百姓靠着这小小的野菜度过了难关。唐朝诗人杜牧在安徽宣城游历时,见到山涧的鱼腥草,也曾写下“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脉”的诗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针对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这一问题,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进行了详细解读。
最近,中国人流行的打招呼方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新冠疫苗打了吗?”甚至连洗脑神曲《学猫叫》也被改成“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这条由深圳某社区率先推出的横幅,被网友戏称为自带BGM(背景音乐)的“最洗脑标语”,在网络走红。
在“新冠疫苗的供应与可及性”分论坛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我国新冠疫苗产能今年接近50亿剂,预计产量可超30亿剂。
窗明几净的养老驿站里,90后密云小伙宗喜正陪着老人聊天。两年前,因看中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政策大力支持,他放弃了市区的工作,改造自家老宅建成河南寨村幸福晚年驿站,如今他的驿站已服务周边村民超过1.1万人次。
美食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而餐厅则是展示这张名片的舞台。日前,“2021年黑珍珠餐厅指南”名单在扬州揭晓,这份专为中国食客量身定制的榜单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来,如何构建中国美食自己的评价体系,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