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月3日至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行政副校长卢丽华率团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基地,并出席了校友联谊活动。
日前,走进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三联书店,一片摆满了陶瓷作品的区域格外引人注目。来自重庆市第六十九中学校初二1班的戴子涵告诉记者,这里摆放的陶瓷作品都是由他们学校的学生制作的。每周四下午,他们都会来到这里,向观众介绍陶瓷文化,并对作品进行售卖。
寒假在即,中小学生们如何才能度过一个丰富充实、轻松愉快的假期?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效,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近年来,东丽区依托11家重点科研院所和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1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2023年,东丽区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市内外大学共开展合作45项,项目合作金额8200余万元。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进入新时代,全国78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70多万名硕士。
近日,鲁北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与山东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招聘签约仪式。该系技术应用专业预备技师班92名学生共同签约,被盟威戴卡轮毂公司一次性接收,实现了入校即入岗。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企业将派出技术骨干到校带徒,为学生传授一线的经验知识,为企业量身打造“来即上岗、无缝衔接”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12月22日,南阳市卧龙区“科普大篷车”开进陆营镇第一小学,展出“队列行进”“仿生机器人”“旋转的银蛋”等科普仪器。卧龙区关工委、卧龙区科协科普工作者为学生们讲解了光学、电学、力学、电磁学等科普知识,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
让更多孩子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人民群众心之所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省济南市下大力气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问题,并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学校教学水平,让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学、上好学。
这是震后第七天,也是复课第一天。六年级学生安康早早起床,背上书包,一路小跑来到学校。男孩家住石塬镇刘安村,地震中他家房子有裂缝、无人受伤。前两天,房子经鉴定“可入住”后,全家人已搬出帐篷,迁了回去。这些天里,他最大的愿望是早日复课。
婴幼儿阶段是教育的起点。在“家门口”能否享受到普惠、科学的托育服务?便捷、经济、智慧的普惠托育体系如何构建?日前,第三届托育服务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分享观点及实践经验。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将分三批启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科学大师剧以广大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实现了科学、艺术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卓有成效地推动了高校“大思政课”课堂的延伸、格局的拓展和平台的提升,成为高校“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
23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拉开帷幕。教育部日前开展专项工作部署,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积极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和地震等灾害,全力确保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重要、不同定位。我国研究生分类发展取得哪些进展?如何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12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