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这些年,对口援疆工作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取得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援疆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彰显的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0年前,总书记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写“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贺匾。这份对新疆的殷殷期待,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镶嵌在祖国西北的这颗璀璨明珠,何以如此重要?
从1949年第一次大阅兵,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现场。我们可以告慰先辈:飞机不用再飞第二遍。这盛世,如您所愿!
这次天津峰会,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风云际会中,上合组织何以发展壮大?历史十字路口,“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将为世界带来什么?时间的回响中,有一份答案。
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中国史的一部分,是了解中华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历史的基础。加强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对于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沿革,对于中华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洞见。
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后,乘专机返回北京。洁白的哈达,五彩的花束,飘扬的红旗……在拉萨市区和机场,各族群众热情欢送总书记,“扎西德勒”“一路平安”,雪域儿女的声声祝福,道出对总书记的深情!
跨越10年,3块贺匾,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殷期许,饱含着总书记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牵挂、对西藏美好未来的良好祝愿。从中,也能领悟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深刻内涵。
2021年那次进藏,见到晒成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总书记十分动情:“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高于高原”的这重精神,如何去理解?
2005年8月15日,浙江安吉余村,一个曾经因矿山开采而粉尘蔽日的村庄,迎来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调研。面对当地关停矿山、绿色转型的艰辛探索,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句朴素的话语,如惊雷穿透发展迷雾,改写了中国乃至人类现代化的逻辑与进程。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彼时突飞猛进的工业化浪潮中,这份抉择见定力、见远见。
“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从黄土地一路走来,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干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工作非常牵挂,对基层干部充满感情”,对基层减负工作高度重视。
“大个子”的形象比喻,讲的是中欧在世界版图上的特殊影响力,着眼的是中欧关系的全球责任。回顾新时代以来中欧交往的历程,从在比利时欧洲学院演讲时“给大家谈谈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倡导中欧共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到同欧盟、法国、德国等欧洲领导人一次次深入沟通,习近平主席对中欧关系的重视一以贯之,倡导双方以历史眼光和责任意识看待彼此关系的理念一以贯之。
回顾这十年,走遍大江南北的一座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边调研、边思考、边总结、边谋划,各地告别“摊大饼”“翻烧饼”,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回顾这十年,各地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