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问题,今天我想主要讲几个方面:一是新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会出现哪些新特点;二是诊断一下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就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和策略提出一些见解。目的很简单,希望为智慧城市在新一轮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强调要尊重经济规律,遵循市场化原则,统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惠民生、防风险,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发挥好消费基础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比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必须有力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 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这是人民城市的概念在国家文件中首次出场,也可以看作是人民城市理论的逻辑起点。
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促进消费”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需深入分析目前有哪些制约消费的突出因素,并以此为着眼点对症施策,统筹考虑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从而有效促进消费的持续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再到持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历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和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不同境界,并以其丰富实践和理念,正在铸就一条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原创意义的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