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坚持经济发展与法治发展同步协调推进,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清洁化、低碳化的能源革命成为了新一轮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主要大国竞相发展零排放技术,追求相关标准制定的主导权,通过国内单边主义立法巩固技术竞争力,采用各种隐蔽手段对本国的产业实施贸易保护,形成一系列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据统计,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的总量已经达到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近30%。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质量,不仅有助于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基本权益和实现体面就业,也有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从战略的高度研究数字经济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推动数字经济规则进一步明晰,加强数据权益保护,增强竞争新优势。既要从大量司法审判中提炼裁判规则,加强行业指引,也需要及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输出更加清晰的市场预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要正确处理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绿色低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也是各项政策措施的前提条件。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是兼顾当前经济稳增长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现实选择,对稳增长促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近日公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方案提出,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数据支持。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于8月27日起每周六20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一座座山美、水美、情更美的村庄,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巨变,让人不由得感叹乡村旅游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中长期看,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坚持促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和关键基础。从短期看,促消费也是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务实之策。现阶段,我们应深刻认识消费变化的逻辑和规律,重点把握好几个方面问题。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顺应这一趋势把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绿色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消费的重要作用,在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等方面切实发力。
优秀思维是人的认知能力的高级形式,具有认识和实践的二象性特征。从哲学层面深入认识思维特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养成优秀思维,对提高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助益。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强调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文化数字化助力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前景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