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采集与综合分析能力为教育赋能,在教育资源创建和共享、个性化教学、学习方式的革新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正不断带来教育领域新的变革。面对教育的智能化发展,我们在积极探索的同时,还要以审慎的态度认识与应对其中的风险挑战,从而使其更为健康地发展。
数字藏品催生数字复制件的新型交易模式,其内在机理还在于其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以区块链为技术底层的智能合约创造了数字复制件的稀缺性与可交付性,使之可以类似于实物一样被占有、支配和交易。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和资本的力量,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宏观政策调节,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有序发展。
当前,城乡分界日趋模糊、商品和要素交换更加频繁,县城在城乡体系中的地位上升是必然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是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和乡村振兴进度成效。
在日前举行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支持科创型企业发展、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应采取切实举措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有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日前,在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出期货新型产品,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期货功能作用,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国家发展大局保驾护航。打造中国特色期货市场,对内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外提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是我国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社会从传统代际关系逐步形成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型代际关系。这种新型代际关系由于知识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长老统治”形成的社会构架,人们不能再用过去那种简单的“乡土社会”思维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前不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始正式办学,该校秉持“融合学科”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首设“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彰显了独特的学科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
扩大有效投资,重在精准、要在及时。应立足基础设施领域,放眼全产业链,达到激活一子、盘活全局的政策效果;要用“放管服”改革办法促进政策发挥效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的过程更加顺畅。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注重学习历史,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书写了改革开放史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作为国际公共产品,随着世界各国对中文教育的高质量需求而产生新的变化。传统的国际中文语言教学和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赋予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我们需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认知中系统地审视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全局、放眼长远看国际中文教育。
发挥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主力军作用,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确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坚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实践路径。
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家,中国的民主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为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鲜活的话语和全新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