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在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文明的形态多种多样,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现。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需要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
今年《求是》杂志第11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要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脱贫攻坚战中,驻村第一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当继续选派一批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触手”是银行,金融的“活水”依靠银行为乡村注入。依靠金融“活水”可以顺利推进乡村振兴,着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不断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制定了具体行动内容。
在政策支持下,文化和科技正作为给乡村振兴提质提速的两种路径手段,联结起多要素、多链条、多价值,以文化引领乡村发展,以科技驱动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也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乡村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土壤和基因。
面对受通胀影响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多点散发、持续大范围高温等国内不利因素,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随着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的协同推进,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的统筹实施,国民经济运行各项指标均已基本恢复到合理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一段广为流传的经典话语:“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些重要判断和工作部署,为我们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内涵、实现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铺就绿色底色,提供了重要遵循。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正确把握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科学思维。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所面对矛盾的复杂性、独特性、深刻性世所罕见,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我们党一贯重视运用历史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对历史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要求“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时代的理论创新面临许多新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在法治轨道上成长,我国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特别强调加快建立系统完整数据要素产权制度是我国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总运营里程达到4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60%,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铁网络的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间可达性,提升了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成为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