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在深刻领会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以下几对关系。
2014年和2021年,中国先后制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但由于城镇化的自身规律和中国城镇化的一些特有给定条件,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有时也并不完全沿着规划的最优轨迹行进,把握这些趋势对应对中国城镇化的挑战至关重要。
在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提到,过去十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以白洋淀为例,2021年,淀区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实现了从劣V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白洋淀多年没有见到的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野生鸟类增加到237种,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名称及备案编号,首批包括30种算法,这些算法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进行查询。这一举措意味着《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建立的算法管理规则得到了有效落实,是中国算法治理实践探索的重要进展。
在过去十余年中,我国社会救助领域已经积极推动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该积极探寻如何扩大网络信息技术在城市兜底性民生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提高其运用的实际成效。
语言不仅是人文的传承,也是时代的镜子。近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四版付梓,修订增补了近千条新词语,引起各方热议。每一条新词都是一分变化,为读懂今日之中国提供了索引。今天我们无论是回首往昔,还是展望未来,都可以从这些变化着眼,去感受时代的脉动。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作为新时代在社会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一部分。这表明,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目标,就必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推进“三治融合”。
加快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必须深入把握科技创新规律,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组合起来,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从生态学角度看,山、水、城不仅仅指狭义上的山地、水体、城市,而是具有更广的外延,可以说涵盖我国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认识,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今年7月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对一些地区群众饮水和秋粮生长造成影响。面对罕见旱情,水利部门及时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旱灾损失,有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和农作物用水需求。
在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之际,“数字强国”建设是赋能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应有之义,也是在复杂的数字环境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手段,更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数据安全的制度建设。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光荣使命,需要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法律规定相继出台,表明国家加强平台监管、推动平台治理有效开展的信号持续释放。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明确方向和政策重点。
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
县域政府要牢牢把握数字化变革的机遇,深入拓展数字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掘数字接入场景,充分运用海量数据,擘画县域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幸福、治理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实景图”。
如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作为正在深刻影响和重塑我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乡村数字经济不仅能够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有效作用,更将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扮演关键角色。
当前,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消费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新趋势。需要看到的是,我国体育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相对缺乏,市场不规范等现象仍然存在。只有进一步拓宽体育消费场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丰富的体育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