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弥补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高端制造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和“逆全球化”现象抬头等考验,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实现突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我们要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指南。习近平同志关于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原创性特征明显,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教育汲取不断奋发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当前,尤其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务求实效的要求,把思想的“触动”与务实的“行动”结合起来,学出四重“硬核”效果。
在中职学校实施“适合教育”是顺应职教发展大趋势,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教育改革重要价值取向,但当前还存在选择机制不通畅、运行基础尚薄弱、考核引领机制缺失等问题,需要以完善机制为基础,提高可行性。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及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我国需要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对于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山西省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结合自身既有的文物保护经验,大力推广“文明守望工程”,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为文物保护利用蹚出一条新路。
出生人口数量的断崖式下滑,引起了很多恐慌和焦虑。最近一篇《教育即将过剩》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以近年来教育部公布的控辍保学数据,以及自2010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数据为依据,提出教育过剩的论调。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动荡,严重冲击国际教育交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们既要将目光投向世界,直面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又要坚定自信、保持定力,努力做到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