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放歌新时代》从夜幕下天安门广场的流光溢彩和悦动音符开篇,大气磅礴、振奋人心,将观众带入一幅幅美好生动的文艺画卷。新时代文艺的精品力作贯通专题片叙事始终,内容涵盖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杂技、美术、书法、摄影等众多艺术门类。
从近期热播热议的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来看,对这一题材的深度挖掘和文艺书写还会持续下去,因为这里有我们民族深层记忆中永不磨灭的烙印和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以电视剧《上甘岭》热播为例,剖析其探索、创新与收获,对于推出更多精品影视作品具有启示意义。
为郑忠写画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郑忠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多层性情的人,这也让他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层次、多变的艺术气象、迥异的风格呈现、灵动的技巧运用。从创作到创造,郑忠的艺术道路一直在特立独行的标签式探索中越走越高、越走越远,为时代的艺术和艺术的时代,浓墨重彩地写下“郑忠标签”。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从20世纪初梅兰芳、韩世昌等名家大家将传统戏曲艺术传播到海外,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再到如今优秀剧目频频登上国际舞台并获得肯定,昆曲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
无论是长视频还是微短剧,其创作一方面要尊重互联网传播规律,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审美内容的艺术创新。唯有如此,互联网时代的影视作品才可能化“流量”为“留量”,从“爆红”到“长红”,推动中国影视创作繁荣发展。
近日,义乌市佛堂镇第二届美术作品展成功举办。展览以“大美佛堂”为主题,通过艺术家们的画笔描绘心境展现独特风景线,将佛堂的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佛堂古镇“十月十”民俗文化节展现了其深厚文化底蕴和繁华商贸的盛世万象。
在颁奖典礼上播放的视频里,墙上映照出的马骏影子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大步往前走去。“拍出了我的内心世界。”马骏说,“这世间真善美的种子长成的粮食,让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慢慢长大……这个孩子,愿意用一生时间去播种真善美,还有爱。”
10月17日至27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如约而至。11天时间,24部中外特邀剧目在11座风格各异的剧院演出86场,著名导演的力作与青年新秀的佳作相映成辉,勾勒出一幅群星闪烁的当代中外戏剧交流图景。
今年10月,展览“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的近80幅透纳油画和水彩画作品均来自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通过8个单元全面展示了画家艺术生涯中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及风格变化,展览将持续至明年5月。
11月9日,延安大学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延安》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场正式亮相,该剧入选国家大剧院第十七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
11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镇江召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李培隽代表第八届理事会向大会作题为《踔厉奋进,守正创新,谱写楹联文化事业崭新篇章》的工作报告。
从“青春跑道”“京武会”“上京实力派”等项目,到梅花奖、白玉兰奖等评选,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和演出的平台。这不仅为京剧院提供了人才储备,还进一步提升了青年演员的艺术实力和影响力。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精品佳作描绘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壮丽画卷。
作家本就在生活之中,如何再深入生活?网络时代,生活已经搬到了网上,深入生活是否也能采取线上的形式?生活变化如此之大,怎样才能把握大气象又带着细露珠?“生活”,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词语,正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引发当代作家不断思考实践。如何扎根生活深处,提炼时代精神,写出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学佳作,依然是摆在当代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昆山作为“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举办了6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一个个戏曲传播平台在昆山涌现,乡镇建起惠民剧场,村里搭起百姓戏台,“雅到极致”的昆曲已融入昆山人的日常生活。到昆山追戏,在昆山演戏,成为一种时尚。
从高空俯瞰“水城”威尼斯,如同鉴赏一颗漂浮于无垠碧蓝水面的橙色宝石,每个切面都蕴藏着古老故事。公元前4世纪,来自亚平宁半岛北部的贵族为躲避蛮族入侵,建造此地。岁月流转,这座海上城市已逐渐成长为一座艺术之都。自14世纪起,这座城市逐渐以独步艺坛的威尼斯画派、精彩纷呈的艺术展览、开创先河的电影艺术和玲珑剔透的玻璃制品闻名于世。
今年7月,上海“东方市民音乐会”18周年庆典。大幕拉开,99岁的指挥家曹鹏坐着轮椅登上舞台。“有曹老的舞台仿佛涌动着一股热浪,这是生命的热浪,让人充满力量。”钢琴家孔祥东在演出结束后,拥抱了曹鹏。全场掌声雷动,为了精彩的演出,更为了99岁仍坚持登台的指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