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暗算》《风声》拥有多个影视改编版本之后,如何将《解密》成功改编为电影,一直备受关注。从小说到电影,叙事变化中蕴藏了哪些艺术密码?文学携手影视,如何开拓新的艺术空间、抵达新的艺术高度?日前,记者为此专访了麦家。
古装志怪探案单元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下文简称《唐朝诡事录2》)正在热播中。2022年的《唐朝诡事录》凭借紧张刺激的悬疑元素,收获大批粉丝和不错的口碑。《唐朝诡事录2》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延续志怪探案的内核,进一步挖掘唐朝社会的多元面貌,再次将观众带入那个神秘莫测的大唐盛世。
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曾说:“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陕西,华州皮影历史悠久、雕刻精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7月13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东南大学主办的“传承与探索——顾伟玺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顾伟玺近些年来创作的中国画山水、花鸟作品,作品传达了东方诗意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近年来,小剧场和新空间演艺项目在成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实现翻倍增长,部分项目还进行了本土化的文旅新探索,成为构建城市文旅生态、创新城市文旅产业业态的重要途径。
蔡新是福建地区清代为官职级较高的历史文化名人。新编历史剧《一代相国蔡新》立足于历史真实,以蔡新从政生涯中编写《四库全书》、平定金川暴乱两个故事作为背景,展现了蔡新在纠正乾隆晚年所施行的“议罪银”弊政时,从明哲保身到舍己谏奏的转变过程。
所谓“坤伶”,即旧时女演员,也叫“坤角儿”。辛亥革命前,北京剧坛的旦角都由男人扮演,不允许女人登台演戏。直至1912年,知名京剧演员俞振庭借改良新剧的东风,邀请外地女伶赴京献艺,开了女伶在北京剧坛公演的先例。
《落凡尘》选择了一条更为细腻、贴近人心的道路,在重新演绎牛郎织女传说的同时,对家庭、成长、牺牲与爱进行了深刻探讨,它以细腻的情感笔触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触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弦。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受到众多观众喜爱。多年来,广东粤剧院不断创排经典剧目,加强人才培养,应用数字技术,创新推广方式,一部戏唱进更多观众心中,也让粤剧艺术不断绽放光彩。
美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技法的同时,深刻理解和认同本土文化。在此背景下,探索文化自信视角下的美术教育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