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为纪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今年6月举行了“2024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其中主题展览“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于6月19日开展,将持续至10月。
1939年,孔永清考入云南省立石屏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加入进步学生秘密组织“读书会”。1942年,孔永清考入建水建民中学,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茫茫黑夜中,灯光把悬挂在墙上的党旗照耀得清晰鲜红,宣誓者们的拳头高举,面对党旗,庄严郑重地宣誓……在画家莫朴的油画作品《入党宣誓》中,明亮的灯光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以燎原的星火划破夜的黑暗,照亮了全中国。
1893年,姬宗周出生在乾县(今属陕西省咸阳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慧,个性直率,少年时,常心怀天下,追求进步。通过自学,姬宗周由目不识丁逐步成长为一个能读会写的文化人。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块贴着字条的木板。字条上写道:吃了你半坛咸菜……共补你黄豆六升,落款为“红七师机炮连一排条”。如今,字条纸张已经泛黄,但依旧清晰的字迹成为红军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的见证。
辽沈战役期间,位于锦州战场附近的辽宁省北镇县人民,在“战争第一,胜利第一”的号召下,全力支援前线,有力保证了解放军的物资供给、战勤服务和兵员补充,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石,是人自身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也是贯穿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一句名言: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劳动已经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总之,十卷本既是一部全面反映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的扛鼎之作,也是一部深度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成果的权威著作,还是一部科学探求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学术著作,代表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新阶段和高水平。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欧洲各国相继完成,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敏锐认识到,科技创新并不是像“开垦土地”那样是“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而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并且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家丁玲早年以《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蜚声文坛。1933年5月,因追求进步,丁玲在上海遭国民党当局绑架,后被软禁在南京监狱。1936年9月,在友人帮助下,她化装逃离南京,一路辗转,于11月12日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今志丹县)。
林伯渠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我们党的早期党员之一,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他不仅是手提马灯的万里长征英雄,还主持了新中国开国大典。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近日,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短视频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多地在短视频平台爆火“出圈”,得益于直播的直观性和即时性,使得城市形象和地方风物传播更加迅捷高效、直观可信。